壮族三月三 民俗抢先看
广西壮族三月三即将到来,万分期待。去年的三月三,您是怎么过的呢?都有哪些精彩民俗?现在我们一一道来。
壮族传统民俗——舞火猫
在桂东北最东端的贺州市东部,一个叫南乡镇的地方,这里96%的人是壮族,是一个典型的壮族乡。那里还保留有丰富多彩的壮族风情,如 “舞火猫”、“舞狮龙”、对歌等。
什么是舞火猫?又有什么寓意?
“舞火猫”分为两种,一种是“舞长猫”,一种是“舞猫人”。“舞长猫”是用稻草结成手臂般粗绳,绳头扎成猫头形,火猫头和背部插满了香火,星星点点,而“舞猫人”则是演绎“猫”抓老鼠的场景。
舞火猫原寓意驱邪迎福,表达着村民祈求平安幸福的良好愿望。自古以来,八步区南乡壮族人民就把“舞火猫”视为一项全镇人民最为隆重的活动。
它是一项传承了百年的传统文化,演绎了当时壮乡人民的生活劳作情景,一直流传至今。还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龙舞狮相信大家都见过不少,舞木头狮估计都没怎么见过?
正好,《食尚玩家》摄制组来到了富川新华乡探班木头狮民俗表演队的彩排情况。
木头雕刻的狮子头——木头狮
不多说,直接上图!
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传统民俗——羊角长鼓舞
瑶族传说:传说,瑶族的鼻祖盘王在一次上山打猎时,被一只老山羊撞跌下山,摔死在山脚的一棵梓木树上。愤怒的子孙们将那山羊射杀之后,剥了它的皮,砍下两只羊角,又把那棵梓木树砍下来,制成一个羊皮长鼓。
每当盘王节或有重要活动,瑶族同胞们便边打羊皮长鼓边跳舞,以示纪念祖先,与此同时,瑶族同胞也在庆贺丰收、祝愿来年好收成。
羊角长鼓舞是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独有的一种民族舞蹈,它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特殊产物,也是瑶族文化的结晶,它的内容根植于历史,表现形式来源于生活。
其他民俗
除了壮族舞火猫、瑶族羊角舞还有上刀山下火海、舞狮等精彩民俗表演,真是看都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