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编成苫子 农民夫妇带领乡亲致富

一根稻草不起眼,但要是把数万根稻草集中起来,编织成草苫子,这些不起眼的稻草就成了农民的“致富稻草”。海城市高坨镇三道村农民刘丹夫妇,看出了稻草中蕴含的商机。他们投资购买了草编机,带领村民致富。

三道村地处海城、台安、辽阳三县交界处,这一带既是水稻主产区,也是冬季温室生产主产区。为了把农民们秋收脱粒下来的稻草派上用场,刘丹夫妇把它加工成草苫,用于冬季温室和大棚生产苫盖、保暖,很受菜农的欢迎。眼下,正是水稻收割时节。海城市高坨镇三道村农民刘丹夫妇又开动了草编机,带领乡邻们到周边地区收购稻草并加工成草苫。

“这些不起眼的草苫子在这一带是抢手货,基本是加工多少卖多少。”43岁的刘丹说,她和丈夫干草编生产已近二十年了。她负责加工生产,丈夫负责稻草收购和产品销售。每年生产三个多月 ,每个生产季可安排30多名乡亲们就业。由于注重质量 ,他们编织的草苫厚实耐用,每个生产季生产的20多万片草苫都能销售一空 。现在,刘丹夫妇的草苫加工生产,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一个生产季下来,每位在他家就业的乡邻都能收入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