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村小学教师时我的副业是打草绳 | 作者 徐增仁

打草绳在我们这儿,是六七十年代的一门副业。因为我们这儿是水稻产区。打草绳的原料是稻草,原料充足,且价格低廉,供销社大量收购外运,不愁销路。因为那时塑料还没广泛应用,寒冬季节工厂管道保温全靠稻草绳包裹,陶瓷厂生产的东西也离不开稻草绳,所以打草绳是广大农民很好的生财之道。

我在沙沟小学教书,冬闲时家访,走进村子,就听见“吱油吱油” 声,大多数农户在打草绳,家长们说:“打草绳是轻微劳动,一般人都能干,而且技术简单好学,你家想打草绳,我们教你,更何况稻草便宜,清早晚上抽空打几盘,一个月也能挣几十块钱。”星期六下午回家,我把打草绳事一说,全家人非常同意,伯母年纪大不能登机子可以刷理稻草,湿稻草,两个大点的孩子,放学后可以抽空干一会, 夫人早起晚睡打几个小时,不耽误白天干队里活。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我也能帮上忙。这样一合计,决定搞这个副业——打草绳。

草绳有两种,一种是细草绳,另一种是粗草绳,粗机子打粗绳, 细机子打细绳,我们先向人家借一台粗草绳机,学习打,俗话说“乍吃馒头三口生”想法很好,干起来就不太顺利了。于是我们慢慢学。买稻草容易,不管到哪个队都能给千八百斤的,问题是机子使不好易出毛病,请人来家修理是大事,当然有些学生家长会修,总不能老依赖人吧,更何况沙沟离家六七里,跑一趟不容易,谁家没有谁家事。所以人在修机子,我在一旁仔细看,认真学,不懂就问。特别是衡印国家长,他热情、耐心、肯帮助人,而且忠厚老实,每次请他都很乐意,二话不说,骑车就走,他说得好:“谁不求人,谁不要人帮,会了不难,修理机子算什么?”机子一修好,转脸就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总说家中有事,不能打扰。这是我在沙沟相处的一位最好的家长。当然,还有民办教师韩自华,他经常向我介绍打草绳的经验:“稻草要理顺,续草要均匀,续的草不能忽多忽少,续多了,绳粗蹬不动, 还会损坏机子,草也不要湿太多水,水多了打出的绳水分多,容易发霉变质,收绳的人检查出来不收,机子各部分要经常加油,保持润 滑„„.”韩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真是不读那家书不识那 家字!

借人家的机子不能老用,必须买一台。产草绳机的地方是临沂。一天我把情况向韩老师一说,他也要去临沂一趟,买些草绳机零件。二人不谋而合,那时正是暑假,一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先坐火车到新沂,下火车就往汽车站跑,坐汽车到临沂,一打听买机子的地方是相公,在临沂东北,离临沂六十多里,吃过中午饭,我们步行来到相公, 找到工厂,在销售科人员陪同下,在仓库里选好一台机子,并买了一些配套零件,他们厂负责送货上门,但运费需自付,我们办完一切手续,又步行赶回临沂,到了临沂已是十点多钟了。我们赶紧买点吃的, 找旅社休息,找了几家全是大通铺,没有双人房间,所谓大通铺,就是室内放几张芦席什么也没有,连起码的枕头也没有,我们只好委屈一夜,找块半截砖当枕头,当时正值盛夏,蚊虫猖狂, 嗡嗡直响,澡未擦脸未洗, 随身而卧,因太疲劳了, 小褂蒙头呼呼大睡,一觉

到大天亮,起身一看,满身是蚊子叮的红疙瘩,全身发痒,我们顾不得这些,我们用凉水洗把脸,饭也顾不上吃,赶早班汽车回家了。几天后新草绳机运到家了,全家人都很高兴,都想试试机子好用

不好用。新机子一开始蹬很费劲,用一段时间就好了,跟其它机器一样,有个磨合期。有了自己的机子,大人小孩齐参战,我也忙里偷闲参加生产,特别是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争分夺秒地干,为保证原料跟得上生产,每年秋收后,就托人买稻草,请人拉回家垛起来,几年时间我跑遍了沙沟、河湾、蒋庄,埝洼等大队。

打草绳有四年多,草绳的收入给我家解决了很大困难,加上每月的工资收入,我还清了少队里的陈欠,每季的透支款也能及时交清, 几年的积蓄,我盖了三间瓦房。谢谢帮助过我的人,谢谢打草绳这个副业,给我带来的丰厚利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