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10年前的游记:一只农家本鸡50元!
整理电脑硬盘,翻出了10年前,2006年国庆节到临安山里住农家乐的一篇游记,看到吃了两只本鸡,居然只要50*2=100元!
不知现在东天目山下,一只炖好的本鸡是啥价钱了呢?
---------------------------------------------------------------------------------
花钱去当山里人 [写于 2006-10-08 13:32:34]
漫漫长假,两天值班,两天回江苏老家看望老母亲,还剩三天。俺家领导又安排,去临安山里清清肺,花钱住农家,当回山里人。
选的是临安东天目,根据同事吴老师味曾经报道过并手画的简意地图,俺一家老中小三代五人,驱车前往。跟那边农家主人电话联系好,中午到那儿吃饭。
9:35从小区出发,从环城北上高架,上德立交下来一路往西。文一路那儿堵啊,结果到老余杭与02省道时,已经10:30了。车到临安的城关锦城镇,就开始一路问路。临安出了锦城的其他省道,一概没有路牌,或者路牌很不起眼,所以白绕了许多弯路。还好,大方向基本正确,中午12:00前,终于到达了。约好的那户农家主人早早就在路口等着了。一桌以素为主的农家菜到也吃得有滋有味。
这个叫梅家村的山村,就在东天目山以下,一条溪流村中而过。抬头就是满眼翠青的东天目山。俺们一家子到时,农户老卜家还有一帮杭州客人,也是今天到的,六七个人,俺们住在二楼,两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卫生间,房主还在楼顶装了太阳能,热水也解决了。
下午,这个村的杭州客人、上海客人由这个村的旅游公司组织,登上中巴车,进入了东天目景区。石级、爬山,瀑布……这一些,几乎所以的关于山的风景点都有这些要素。东天目的树比西天目的差远了,大树少,偶见几棵,树径也跟西天目的没法作比较。
到是山上的重建的昭明寺,有点儿独特。通往山顶寺庙的只有石级路,建筑用的黄沙水泥砖块,包括吃的喝的全部都是人工背上去,石级路有两条,陡一点的1000多米,平缓一点的1500多米。下山时遇到几个背着西红柿的两女一男,既不是寺庙里的僧人也不是村民,而是“修行者”,用城里人的话来说叫“志愿者”,住在寺里,没工资没收入,而且每天下山时拣垃圾,上山时背日杂用品。那些人年龄都不大,操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有许多是眉清目秀的MM,真不知她们是从哪儿来的。
寺庙很新,说是老的寺庙建于五代十国时的梁代,文革时毁于火灾。进寺不用买票,这也是俺到过国内许多寺庙没有过的。到藏经楼,有很多经书、光碟,寺里的僧人让你随便挑,回头帮你用袋子装好。多少钱?不要钱,寺庙全部赠送有缘人。说句实话,这种做派,基本上只有在国内洋教才有了,本土的佛教包括道教,总是要信徒们花点钱的。
那么这个仍在边建设边开放的寺庙,如何来可持续发展呢?也没啥其他产业嘛?几年前,在天台的一个寺院里,看到僧人在晒笋干,批量非常大,还想着,他们会不会拿来卖呢?
快出寺时,看到几个不是僧人的人,在寺庙大院内用最古老的一种农具在“扬谷子”,这稻谷是庙产?说是采购来的吧,那应该是米才对,再说,山上也没有农户嘛。
下山,晚上吃了本鸡煲,那是主妇直接从家里后面的院子里捉来杀了的,小是小了点,味着鲜美纯正啊。俺那个老是怪鸡只长两条腿不长四条腿的儿子,吃得个开心啊。
晚饭后,顺着溪流往下走,慢慢散步中,一路就遇到了城里来的客人们。农民兄弟是不会吃饱了撑着来散步的。风儿掠过,竹林唏嗦一下。
18;30,天就全黑了,山村一片宁静,让你感觉夜很深了。只有溪流潺潺流着,躺在床上,就似在听屋外的下雨声……
第二天是中秋,城里人都往回赶了。俺家领导以及儿子都不太想回,于是又再住一晚,再吃一只本鸡。儿子到屋后的竹林里来来回回去了N趟。吃饭前吃饭后都到门口的溪流里洗手,还翘首弄姿让俺照了好些照片。
第三天早上,吃过早饭,俺们将所有的空瓶在溪里灌满水,再买些山货,满载而归。
贴士:账单总费用:
吃住:5人2天,50元/人·天*2=500元
加本鸡2只:50*2=100元
购山核桃、笋干:200元
上山门票车费等60元左右
合计:8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