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那么今天众康堂的小儿培训中心的小编就跟大家分解一下:上肢穴位

1.合谷

“合”,意为会合;“谷”,意为山谷。因该穴在拇、食指相合处,形如山谷之中间,故称“合谷”。

2.十宣(十王)

“十”,这里指本穴在双手有十个穴点;“宣”,宣泄,意为有宣泄消除病邪的功能。所以称为“十宣”,又名“十王”,位于十个手指指甲的赤白肉际处。

3.劳宫

“劳”,意为劳动;“宫”,指宫殿,这里指掌心为心神所居之处。当手劳动屈指,中指尖所指即“内劳宫”。“外劳宫”在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应的位置。

4.神门

“神”,意为神明,心藏神;“门”,意为门户。本穴为心经之原穴,乃神所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在小儿腕横纹“尺侧”(近小指的一侧)纹头处。

5.内关

“内”,指内侧,因为穴位居于臂屈侧面,即内侧面,与外关穴相对,所以称为内;“关”,指出入要地。因本穴擅长治疗内脏病,所以称为“内关”。“内关”在小儿前臂掌侧、腕横纹直上2寸、两大筋之间。

6.曲池

“曲”,屈曲;“池”,水池。屈曲肘部,横纹端处出现凹陷,形似浅浅的水池,所以称为“曲池”。池,尚有另外一个涵义,因本穴为系气血汇合之处,似水流汇入池中。“曲池”位于肘关节外侧,屈肘时,肘横纹纹头的尽头。

7.臂臑(nào)

“臑”,原指牲畜的前肢,此指上臂内侧处。因穴位于上臂正中线与三角肌下缘相交处,故名“臂臑”。

8.肩髃(yú)

“肩”,指肩部;“髃”,指髃骨,肩胛骨肩峰端。此穴位于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gōng)骨大结节之间,也就是上臂外展平举时呈现的凹陷处,所以名为“肩髃”。

9.肩髎(liáo)

“肩”,指肩部;“髎”,意为孔穴。本穴位于肩峰后凹陷中,故名“肩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