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能散热、令血管毛孔收缩等,常用于发热退热、熬夜后减轻黑眼圈、运动扭伤消肿、拔牙后消肿止痛、小面积烫伤等。
冰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时 机
发热时:超过38.5摄氏度,可冰敷。
受伤后:24小时之内的急性期,用冰敷;48小时以后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要用热敷。
部 位
头脚:不可一起来。若为高热病人,将冰袋敷于前额、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
枕后、耳郭、阴囊等处:忌冰敷,以防冻伤。
腹部:不宜冰敷,以防肠痉挛或腹泻。
冠心病伴高热:应避免足底冰敷,以防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
时 间
冰敷早期引起的生理效应是血管收缩,接着是缺血效应,进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所以,冰敷不宜过久!
发热时:冰敷半小时为宜。量体温时,应拿开冰敷半小时后再测才准确。
运动受伤后:冰敷时间决定于冰敷的温度。如果冰袋的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可冰敷30分钟以上;如果冰袋的温度低于5摄氏度,则不能超过10分钟。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
眼睛:时间不能太长、过勤,每次10分钟为宜。
小贴士
冰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最好包一个布袋或是毛巾,防止冻伤皮肤。
特殊人群不宜冰敷。如年老体弱、水肿、心脏疾病病人,虚寒证、妊娠妇女等。
看完有何感谢,留言告诉小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