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览

1.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指土地开发、空间开发、社区设计、城市设计、都市景观以及建筑设计等行为,指各种土地利用因素,包括密度、混合类型、道路连通性、停车设施管理、地块设计以及行人环境质量等。

英国著名学者迪肯森等把土地利用定义为:以土地开发利用为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的一切人类活动。

广义的土地利用指人类有目的地施加于土地的一切活动,这既可以是种植农作物、树木、牧草、建造工厂、道路等生产活动,也可以是建设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非生产活动;狭义的土地利用指对地球表面上的农田、林地、草地的经济利用,即农业的土地利用。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以土地当前的自然覆盖特征、经营目的和利用方式为主要依据所进行的分类,是土地分类中以利用形式和状况为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的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随着社会需求和人们对土地认识的提高而改变。

我国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使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将全国土地分为八大类、46分类。1998年国家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按土地用途将全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国土资源部对二级类与前分类系统作适当归并。

一级地类8个,俗称“八大类”,分别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二级类46个,分别是: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其他。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优缺点

优点:第一次对全国土地进行了全面、细致、系统的分类和定义,虽然对其中一些地类的定义不够准确,一些地类层次的划分不够全面,但为以后的土地分类标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缺点:分类过多强调土地利用的功能,对农业用地的分类研究比较详细,对非农用地如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够深入细致研宄,分类过于简单,不能如实反映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实际的情况。土地分类层次、类型偏少,不够细致。土地利用分类采用二级分类系统,分类层次少,无法反映我国地域辽阔的用地特征,也无法反映地区间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

以上梳理了土地利用的定义及土地利用现状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工业用地?类型有哪些?与商业用地的区别介绍

什么是临时用地?年限几年?我国临时用地包括哪些?

产业地产是什么意思?与商业地产区别有哪些?

本文标签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