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是一个平放的、缺乏立体感的两维形体。它是身体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立体,充满了活力并且复杂,其结构和组织的各个部分都是互相关联的。

今天,我们从空间和深度的各个角度对手进行观察。注意它的曲线和起伏的规律,并且对各个部分的粗细,大小,形状,和肌肉群以及它们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上臂和前臂

上臂和前臂的主要肌肉群很好的说明了对照的理论——一个组织与另一个组织处于相反的位置,或是运动方向不同,例如:肩部肌肉群向上隆起,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向前、后突出;前臂肌群的方向与肩部相同,仍然是上、下方向的,但却与手的水平角度形成对照。

上图表示的是手臂的回收和伸展,而左下图强调的是组织的平面。观察右下图中相互对照的肌群如何使整个伸展的手臂产生了起伏不平的波浪般协和的浪。

肌群对照

这两幅图表现的仍然是由相互对照的肌群(箭头表示肌肉方向)产生的匀称的起伏。注意在上臂和前臂的连续变换的运动中,前臂总是向上腕提起,随着手的自然弯曲,手掌形成一个利落的下斜坡。

臂下曲线

将手臂提起伸向前方时,臂下侧就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从腋窝到臂肘,在从臂肘到手腕。无论整个手臂的姿势如何变化,这条曲线也绝不改变。图的右侧,右臂向后面摆去,臂肘高高抬起。即使是这样,臂下侧仍然保持着两条曲线。在前臂端,手掌断然改变了运动方向,从而将前臂曲线中断。

掌部楔形

手腕在前臂端变薄,手掌像抹刀般探出,这抹刀呈楔形,中间厚,前端窄,掌指关节就长在这较窄的抹刀头上。这个掌部楔形对于手上的全部次要结构来说是主导组织。

腕掌连接

这是前臂屈收后手和前臂的后视图,这时看到的是掌部楔形的顶侧(背面)。手腕成锥形而扁平,与舒展的手掌相连接,并且不管手臂如何转动,这两个组织之间都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关系。

注意在屈肘时,前臂上举并且向里收拢。这样,拇指能触到肩部的肌肉团(三角肌)的大约中点位置。假使上臂垂直上举,拇指就会抵达三角肌的深窝。

掌窝

垂直看去,抹刀形手掌的根部较厚,但随着手掌向前方伸展,它像勺子或铲子一样渐渐变薄。掌侧低凹如拱形,背侧略呈圆形,但远比掌侧平展。

掌部结构

深深凹入的掌下平面由三个主要结构组成:位于拇指指底的肥硕的鱼际(A),位于小指高原的略小的小鱼际(B)和接近掌中深谷而位于掌脊的关节肉腹(C)。

掌楔三角

这三幅方向不同的掌部楔形仍然表示主要的内在结构:拇指球体(鱼际),小指侧的掌根(小鱼际),掌脊处关节肉腹。这些组织组成三角形,其顶点向上指向手臂。

拇指三角

拇指从掌楔上长出来,成为一个狭窄的三角块,下面衬有肥厚的曲面鱼际。

掌部曲线

掌部楔形由两种曲线组成。

左图的背侧图是纬向弧线,这些弧线是由手腕,掌指关节和指骨构成的。这些组织从手腕与前臂的连接点开始直向手指组成连续的椭圆形。

右图手掌后部的厚厚的剖面显示出了掌凹以及从手腕到手指沿整个掌面形成的径向曲线。

杆形和球形组织

手指从掌指关节生出来后便发展成为三个杆球组织(指干和关节囊),见中间右侧的细部图。采用肝球法,直接描绘手的动作既简便又有效。画手指的运动时可以先画草图,再画整体图。底部的草图就是在成图之前所做的练习。

手指的节奏

在杆形和球形组成整体之后,它们就和前面手臂上的对照肌群一样,表现为形式相同的有节奏的波。

根据手指的运动和手所取的姿势,指尖毅然上翘,产生各种不同的上扬曲线。

组织的对称

这里是手的俯视和仰视图,箭头勾出的膨胀(关节)和收缩(指杆)组织的相互对称,然而从侧面看去,这种对称性却并不明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