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支持企业融资,不需要再讨论。要讨论的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到什么程度;这个钱从哪来,从哪些人身上来,以及如何确保所筹措的资金用于天下之公,并尽最大努力,让上市公司创造利润,给与投资者合理回报。要看到,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企业家们,政治觉悟与普通人没有太大不同;企业从股市拿的钱,毕竟是可以不用还的钱;需求无穷而供给数量有限;如果大家都拿了钱不还,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就难以持续,因此所设计的股市制度要能防范道德风险,使得拿了不用还的钱限制在市场可承受范围内。企业有做大做强可能、并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来上市,融笔资,做好了给与回报,失败了就退市拉倒。ipo上市门槛可以降低,但再融资门槛得大幅提高;没有支付流通对价的上市公司,存量股份流通就得实现等价交换,想按散户参与度定价、垃圾做黄金卖而一夜暴富就得比登天还难。有人说一股独大是我国股市主要问题,如果存量股份实现了等价交换,上市前后都只值这么多钱,就不会再有人去抱怨一股独大了。搞温度监管,辅之以利好政策配合;让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很多基金,毫无章法炒作,对倒拉抬,制造虚幻的挣钱效应,引诱人入市,短期活跃股市,能让企业融资;但很难持续。这两年跌得惨不忍睹的新能源板块就是这条思路种下的苦果。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人民性,不但要求资本市场支持企业融资,也要求上市公司能创造财富,让投资者最终获取合理回报。这个回报,不排除股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更主要的是要来自企业利润的现金分红。当然,上市公司给与投资者回报,是个整体性概念,有的融了资尽了力不能给与投资者回报,也是容许存在的;但应该是大多数公司都要能给予投资者回报。上市公司的利润是员工创造的,对企业最了解的是员工,不强制非公有制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持股,却搞什么信息公开,忽悠哪些对企业一无所知的人去当股东,这是****。为什么只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不强制国企员工持股,国企利润上交财政,部分股份划转社保,包括国企员工在内的每一个公民都是受益者,强制国企管理层以二级市场股价成本持股,不是让他们分享国企发展成果,更不是让他们去瓜分国有资产,主要是为了强化其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