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秋延后栽培辣椒应选用耐高温和低温,抗病、生长势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成熟果实红色鲜艳的品种。目前普遍栽培的有:湘研3号、洛椒4号、皖椒1号、新风4号、湘研10号等。
2、育苗。育苗期湖北地区多在7月底至8月初,宜用“一网一幕”的防雨棚下进行育苗。
(1)苗床准备及消毒。选排灌方便,通风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深翻,施足底肥,整平后作成连沟1~1.2米宽的高畦。然后每平方米苗床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克,均匀撒布在5~10厘米深的苗床土中,整平畦面后即可播种。
(2)种子消毒。每亩大田用种80克左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具体方法是:先把种子放在通风弱光下晾晒4~6小时,再把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并不断搅拌,再转入常温水下浸种2~4小时,捞出后再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分钟,捞出反复洗净后即可播种。
(3)播种:整平畦面浇足底水均匀播籽,覆土厚0.8厘米,床面盖旧塑料农膜或旧网保湿,幼苗期缺水,可用喷壶于早晚浇水,并注意病虫防治。
(4)移苗:播种后20天左右,2~3片真叶时,在晴天傍晚或阴天移苗,边移苗边浇定根水。定植前5~7天,揭去遮阳网炼苗,以适应露地环境。
(5)苗期管理。遮阳网要日盖夜揭,晴盖阴雨揭。要始终保持苗床湿润但不积水,凉地清水浇苗。
3、定植
(1)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4000~5000千克或饼肥100~200千克,氯化钾8~10千克,优质复合肥20~30千克,稀人粪尿1500~2000千克。深翻,土肥混匀后4.5~6米宽大棚作三畦,中间沟宽40厘米,深15厘米。
(2)定植。9月上旬幼苗8~10片真叶,苗高17厘米时定植。壮苗标准是:刚现蕾分杈,叶色深绿,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株行距30~35厘米见方,边栽边浇定根水,并及时铺地膜保湿促早发。
4、管理。大棚秋延迟辣椒要求9月上旬长好丰产架子,9月下旬~10月中旬结好果子,10月下旬~11月维持大棚适宜温度促辣椒膨大长足,12月保温防冻,到元旦、春节上市销售。整个管理要以此为目标,协调进行。
(1)大棚管理。辣椒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4~28℃,夜间15~18℃。白天气温大于30℃,大棚膜上最好加盖遮阳网,且日夜通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揭掉大棚膜上的遮阴物。11月中旬第一次寒潮来到之前,棚内要及时搭好小拱棚,夜间气温5℃时,小拱棚膜上再覆盖草帘。12月以后,最低气温可达-2℃,可在小拱棚上覆一层草帘,然后再盖棚膜,再在上面覆盖草帘,这样既保温,又可防止小棚膜上水珠滴到辣椒上产生冻害。一般上午9时后,揭小拱棚上覆盖物,下午3时盖上,正常年份,长江流域可在棚内安全越冬。
(2)水肥管理。秋延后辣椒施肥以基肥为主,看苗追肥。切忌氮肥用量过多,造成枝叶繁茂大量落花,推迟结果。追肥以优质复合肥为好,溶水浇施,一般每次每亩大棚中10~12千克,分别在定植后10~15天和坐果初期追施。定植后到11月上旬,棚内土壤保持温润,切忌忽干忽湿和大水漫灌。11月中旬以后,以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偏低为宜。
(3)植株调整。应将门椒以下的腋芽全摘除,生长势弱时,第1~2层花蕾应及时摘掉,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确保每株都能多结果增加产量。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植株上部顶心与空枝全部摘除,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子膨大长足。摘顶心时果实上部应留两片叶。另外也可用35~40毫克/升防落素保花保果。
5、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疮痂病、病毒病等,要注意对症及早防治。虫害主要有蝼蛄、蚜虫、小菜 、棉铃虫、茶黄螨等,也要及早用药。防治苗期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主要通过种子消毒,曝晒床土并消毒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等措施,并结合喷药防治,如64%杀毒矾500倍液、75%瑞毒霉1000倍液等。防治病毒病主要是做好种子消毒和蚜虫防治,还可喷药预防,如20%病毒A400倍,植病灵800倍和抗病毒灵500倍,如加600倍细胞分裂素混合喷洒,防效更佳。疮痂病可用1:1:200的波乐多液预防,发病初可喷95%CT杀菌剂2000倍,辣椒植宝素700倍,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升等。防治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用75%增效百菌清500倍,50%扑海因800倍等交替使用,防效很好。
6、采收供应期。12~2月根据市场行情采收上市。亩产1500~2000千克。
(二)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秋延后栽培番茄的苗期处于炎热多雨的夏季,而结果期则又处于温度日趋下降的秋冬季节,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用适应性较强、抗病、丰产、品质较好的矮秧早熟品种,如早丰、西粉3号、浙粉杂3号、西粉5号等。
2、播种育苗。早熟种7月下~8月上旬播种,晚熟种要在7月中旬播种,播种过早病毒病严重。太晚,生育期、果实成熟困难,播种要在防雨棚加遮阳网内进行,播后13~15天分苗一次,稀播者或营养钵播种的也可不分苗。每亩大田用种35~50克。播种方法及苗期管理参照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
3、整地定植。一般播种后25~30天定植,长江流域一般在8月中下旬定植,不能太晚。定植密度可比春栽略大,按33厘米×30厘米株行距定植。定植前数天,整地施基肥作高畦,栽后浇水促成活。
4、田间管理。
(1)大棚温湿度管理。进入10月中下旬,气温开始下降,要及时扣棚膜,防寒保温。扣棚初期,加大通风量,随外界气温降低,减少通风量,慢慢扣严。当外界气温低于15℃时,夜间不再通风,白天可适当通风排湿以利防病。气温降至10℃时,夜间架小棚和盖草帘保温,以后随着气温降低,增加覆盖物,甚至用简易火炉加温防冻害,可延后供应至1月。
(2)保花保果。开花后应及时用20~25毫克/升防落素喷花以防落花落果,点花时间以下午4时以后为宜,点的花朵不要重点。
(3)植株调整。9月上中旬,第一花序坐果后,及时设立支架并绑蔓。单干整枝,每株留3穗和每穗果数较少,从而保证个个长大。
(4)水肥管理。定植初期主要是加强中耕和雨后排水,灌水要适量,以防高温高湿幼苗徒长,促进早开花,早座果。结果期加强水肥管理,第一穗果有鸽子蛋大时,可浇一次粪水或追尿素,第二穗花现蕾时,浇第2次粪水,第三穗果坐稳之后,可浇第3次粪水。
5、病虫防治。大棚秋延后番茄主要受病毒病、灰霉病及蚜虫等危害。
6、采收供应期。从10月下~2月中旬采收上市,亩产3000千克左右。
(三)大棚春黄瓜早熟栽培技术
1、品种选用。适于大棚春黄瓜早熟栽培的品种有:鄂黄1号、津优1号、津春2号等。
2、育壮苗。
(1)配制营养土。按体积计,未种过瓜类的大田土6份,优质腐熟的堆厩肥4份,每立方米培养土再加腐熟捣细的饼肥10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充分拌匀即成。
(2)种子处理。选饱满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转入常温水继续浸种8~10小时,再用50%多菌灵或代森锌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即可纱布包裹,置25~30℃条件下催芽,2天即可出芽。
(3)播种。元月上中旬按每亩大田用种100~200克的标准撒播在苗床上或播入营养钵内,每钵播1~2粒,出苗后留一株,播完后盖上1厘米厚的细营养土,最后覆盖一层地膜,出苗后及时揭掉。
(4)分苗。撒播于苗床的破心苗即移入营养钵中,每钵1株,浇透水,继续放苗床上育苗。
(5)苗床温度管理。从播种到子叶出土要维持较高的床土温度,白天25~30℃,夜间16℃左右。分苗后苗床保持25~30℃,3~4天缓苗后,降至白天20~25℃,夜间6~8℃炼苗。
(6)苗床水分管理。苗期经常保持床土湿润,补水要选睛天无大风中午进行,补水结合追5%~10%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滤去粪渣),追肥后必须充分通风排湿。后期炼苗时控制水分。
(7)壮苗标准。子叶完好,约5片真叶,株高20厘米左右,茎粗0.6~0.7厘米,叶色深绿肥厚,无病虫害,根系发达,苗龄45~55天。
3、定植。
(1)定植期。棚内最低土温8℃以上,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多重覆盖大棚可在2月中下旬,普通大棚安全定植期为3月上中旬。
(2)整地施基肥。黄瓜需水量大而怕涝渍又不能与瓜类作物连作的蔬菜。宜选高燥、排灌两便的砂质壤土栽培,定植前要深耕晒垡,并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厩肥3000~40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钾肥30~35千克,化肥与有机肥混合结合耕地深施,面施入粪尿4000~5000千克。作连沟1.2~1.4米宽高畦,畦面盖地膜。
(3)定植。定植前15~20天提前扣棚增温,选冷尾暖头晴天定植。按20~30厘米株行距每畦栽2行。定植水要浇透,定植后当天一定要保证1~2小时光照时间,以提高棚温,促进缓苗。栽后地膜穴洞口一定要用土壅严,防止地膜内熟气外溢,灼伤下部叶片。
4、定植后的管理。
(1)保温防冻与通风降湿:定植后缓苗期闭棚提温促缓苗。3月底前主要是保温防冻,采有大棚、小棚和地膜三层覆盖,白天适当通风。4月底前,夜间注意保温,白天要注意通风降湿,5月份以后则以通风降温排湿为主,当午间棚内气温达到30℃时开始通风,下午棚内气温降至25℃时停止通风。6月份撤除大棚底围裙膜、保留棚顶膜防雨。
(2)植株调整。4月上中旬,小棚撤除后搭架或吊蔓,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植株普遍坐瓜1~2条后,隔1~2株要打顶1株,植株普遍采瓜3~4条后,全部打顶,成瓜期及时摘除侧蔓和老叶、病叶、黄叶。
(3)肥水管理。追肥要掌握早、勤、巧的原则,以促进植株早发、中稳后健。定植后用淡粪水浇根,苗期洒浇稀粪水2~3次,结果后,一般每7~10天随水追施一次尿素10千克,或人粪尿1500千克/亩。整个生育期每5~7天叶面喷施一次0.2%~0.3%磷酸二氢钾。水分管理,及时浇缓苗水,结果前控制浇水,结果初期每10天浇一次水,成果期5~7天浇一次水,后期7~10天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注意大棚四周清沟排水。
5、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根结线虫、瓜绢螟、黄官运亨通瓜、蚜虫等。
(1)霜霉病:64%杀毒矾500倍液,百菌清烟雾剂每亩0.3千克或75%百菌清粉尘1千克/亩;25%瑞毒霉甲霜灵与25%代森锌以1:2混合的500倍液每隔1周或交替喷药。
(2)白粉病。15%锈宁1500倍(进口25%的4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3)疫病。40%乙磷铝300倍液,25%甲霜灵与65%代森锌1:2混合剂600倍液或1:0.8:200倍波尔多液喷雾或灌根等。
(4)枯萎病: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换根;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农抗120 100毫克/升灌根或50%托布津倍液灌根。
(5)细菌性角斑病:70%甲霜铝铜600倍液,30%DT杀菌剂500~600倍液、1:2 300倍波尔多液等每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6)根结线虫。土壤消毒、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用4~6千克,拌细土50千克撒施,深耙20厘米或沟放。
(7)蚜虫。溴氰菊酯1000倍液或0.5千克/亩敌敌畏熏蒸,或10%蚜虱净5000倍液、25%蚜青灵800倍液、21%灭**5000倍液等防治。
6、采收。根瓜要早收,以利发秧和上部结瓜。保证每株成瓜6~8条,平均单瓜重0.25千克,亩产3000~4000千克,高产的可达5000千克以上。大棚春早熟栽培3月下旬开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