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水塘、小河边有一种植物,橙红色形态如圆柱,很像我们常吃的香肠,兀自舒展在清风清水间,点缀着周边美景,淡淡清香,老农们都形象地叫它“水蜡烛”。小时候经常摘来玩耍,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多彩的记忆。
它的学名叫香蒲草,又称蒲草、水蜡烛、毛蜡烛、香肠草、鬼蜡烛,蒲棒等,浑身是宝。它的叶子叫做“蒲叶”,在农村大家常用来编织一些用物。香蒲草还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
香蒲草能当野菜食用的部位是长在水下那一截假茎,**的蒲儿根看着和大葱的葱白很像,人们称它为“蒲菜”,炒着吃特别的清香可口,拿来做汤也不 错,受到很多人追捧。它更是食疗良品,不仅能清热凉血,还能治疗便秘、胃痛等,生吃香蒲更是有补中气之效。
蒲草的干燥花粉名蒲黄,位于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株上,是一味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香蒲的果实具有药用价值,入药后被称作“蒲黄”,蒲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价值,具有活血化淤、止血镇痛、通淋的功效,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多种症状。
人们采摘香蒲草的花粉俗称打蒲黄,据说黄河滩的农民每年都在香蒲草多的地方打黄蒲补贴家用,有人一天能打100多斤,市场价10元一斤,一天可收入1000多元非常可观。蒲黄的止血效果非常好,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捏一点花粉敷到伤口上,很快就止住血了。很多老农都会采摘一点留着自己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