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株都有“剧毒!”有人因为吃了它患上尿毒症,但是家家户户却依旧在吃它,一度成为集体食堂的宠儿,这种有毒的植物如何从备受喜爱沦落到鲜为人知的地步?
(信源:光明网——浙江女子吃了一盘家常菜!竟三天不排尿!肾功能衰竭!可能你也爱吃……)
大自然就像一个顶级产品经理,总能把“矛盾”这门生意玩得炉火纯青。比如,美丽和危险,美味和毒性,这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属性,偏偏就让一些植物给集齐了。
你以为我在说“带刺的玫瑰”?格局小了。今天要聊的,是两种更狠的角色——一个顶着“金银花”的颜值,却暗藏“断肠草”的杀机;另一个被叫做“魔芋”,吃起来像肥肉,却全株带毒。
这两种植物,一个比一个会“伪装”,一个比一个“带劲”。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它们的底细,看看大自然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2018年7月,深圳的陈老先生一家,就因为一种“金银花”进了医院。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钩吻”的植物。它长得跟金银花几乎一模一样,却含有剧毒生物碱,人送外号“断肠草”。
3克钩吻,就能要了一条人命。更狠的是,它的嫩芽毒性更强,7根就能让一个成年人“交代”了。钩吻中的生物碱,是一种神经毒素,会攻击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肌,中毒后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呼吸衰竭、心跳骤停,堪称植物界的“毒王”。
因为长得太像金银花,误食钩吻的案例每年都有发生。2021年,广东就有一家人把钩吻当金银花泡茶喝,结果5口人全部中毒,被紧急送医。
金银花和钩吻,虽然长得像,但只要仔细辨认,还是能发现区别的:
颜色:金银花的花蕾是白色的,盛开后会变成黄色;钩吻的花朵是金黄色的,颜色更深。
叶片:金银花的叶片毛茸茸的;钩吻的叶片光滑,摸起来像涂了一层蜡。
形态:金银花的花朵比较小,花瓣细长;钩吻的花朵更大,花瓣更宽。
所以,下次再看到“金银花”,可别急着往嘴里塞,先仔细看看,别被“高仿”给骗了。
你可能想问了,既然钩吻这么毒,为什么还有人种它?
首先,人家颜值确实能打。钩吻的花朵金黄灿烂,香气迷人,在南方很多地方都被当成观赏植物,是庭院装饰的“扛把子”。看来,在“美”面前,危险什么的,有时候也不算啥。
其次,钩吻还是个“宝藏男孩”,药用价值极高。早在古代,人们就用它来杀虫、治家禽病。现在,人们发现钩吻的根系和人参很像,也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还能提取抗癌药物。
所以,很多农民开始种植钩吻,把它当成“致富花”。看来,这年头,只要有价值,就算是“毒草”,也能逆袭成“摇钱树”。
说完“毒花”,咱们再来说说“毒薯”——魔芋。
魔芋,又叫蒟蒻,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长得高高大大,叶子肥肥厚厚,根茎像个大大的红薯,能长到几十斤重。魔芋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超过3000年,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像两广、云南、贵州这些地方。
魔芋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全株有毒,但人们却能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吃起来口感Q弹,跟肥肉很像,但一点都不油腻,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不过,要想把有毒的魔芋变成美味的食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去除魔芋的毒性,制作出安全的魔芋豆腐。
要把魔芋洗干净,然后打碎,加入草木灰中和毒性,再经过反复揉搓、清洗、沉淀、煮沸等步骤,才能得到可以食用的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的制作工艺复杂,但人们并没有放弃对它的喜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魔芋豆腐是很多人的“肉食替代品”。如今,魔芋豆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出现在各种菜肴中,还被加工成魔芋条、魔芋粉丝等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钩吻和魔芋,一个有毒却美丽,一个有毒却美味,它们身上,都体现了自然界“矛盾”而又“和谐”的一面。
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也一直在探索着与这些“危险美味”的相处之道。
从最初的敬畏、躲避,到后来的尝试、利用,人类逐渐掌握了这些植物的特性,并找到了规避风险、获取利益的方法。
钩吻的毒性被用来杀虫治病,美丽的外表被用来装点庭院;魔芋的毒性被草木灰化解,最终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自然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充满了未知和惊喜。面对这些“危险美味”,我们既要心存敬畏,又要善于探索、利用。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深,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让这些“危险美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信源:光明网——浙江女子吃了一盘家常菜!竟三天不排尿!肾功能衰竭!可能你也爱吃……)
大自然就像一个顶级产品经理,总能把“矛盾”这门生意玩得炉火纯青。比如,美丽和危险,美味和毒性,这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属性,偏偏就让一些植物给集齐了。
你以为我在说“带刺的玫瑰”?格局小了。今天要聊的,是两种更狠的角色——一个顶着“金银花”的颜值,却暗藏“断肠草”的杀机;另一个被叫做“魔芋”,吃起来像肥肉,却全株带毒。
这两种植物,一个比一个会“伪装”,一个比一个“带劲”。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它们的底细,看看大自然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2018年7月,深圳的陈老先生一家,就因为一种“金银花”进了医院。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钩吻”的植物。它长得跟金银花几乎一模一样,却含有剧毒生物碱,人送外号“断肠草”。
3克钩吻,就能要了一条人命。更狠的是,它的嫩芽毒性更强,7根就能让一个成年人“交代”了。钩吻中的生物碱,是一种神经毒素,会攻击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肌,中毒后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呼吸衰竭、心跳骤停,堪称植物界的“毒王”。
因为长得太像金银花,误食钩吻的案例每年都有发生。2021年,广东就有一家人把钩吻当金银花泡茶喝,结果5口人全部中毒,被紧急送医。
金银花和钩吻,虽然长得像,但只要仔细辨认,还是能发现区别的:
颜色:金银花的花蕾是白色的,盛开后会变成黄色;钩吻的花朵是金黄色的,颜色更深。
叶片:金银花的叶片毛茸茸的;钩吻的叶片光滑,摸起来像涂了一层蜡。
形态:金银花的花朵比较小,花瓣细长;钩吻的花朵更大,花瓣更宽。
所以,下次再看到“金银花”,可别急着往嘴里塞,先仔细看看,别被“高仿”给骗了。
你可能想问了,既然钩吻这么毒,为什么还有人种它?
首先,人家颜值确实能打。钩吻的花朵金黄灿烂,香气迷人,在南方很多地方都被当成观赏植物,是庭院装饰的“扛把子”。看来,在“美”面前,危险什么的,有时候也不算啥。
其次,钩吻还是个“宝藏男孩”,药用价值极高。早在古代,人们就用它来杀虫、治家禽病。现在,人们发现钩吻的根系和人参很像,也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还能提取抗癌药物。
所以,很多农民开始种植钩吻,把它当成“致富花”。看来,这年头,只要有价值,就算是“毒草”,也能逆袭成“摇钱树”。
说完“毒花”,咱们再来说说“毒薯”——魔芋。
魔芋,又叫蒟蒻,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长得高高大大,叶子肥肥厚厚,根茎像个大大的红薯,能长到几十斤重。魔芋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超过3000年,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像两广、云南、贵州这些地方。
魔芋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全株有毒,但人们却能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吃起来口感Q弹,跟肥肉很像,但一点都不油腻,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不过,要想把有毒的魔芋变成美味的食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去除魔芋的毒性,制作出安全的魔芋豆腐。
要把魔芋洗干净,然后打碎,加入草木灰中和毒性,再经过反复揉搓、清洗、沉淀、煮沸等步骤,才能得到可以食用的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的制作工艺复杂,但人们并没有放弃对它的喜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魔芋豆腐是很多人的“肉食替代品”。如今,魔芋豆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出现在各种菜肴中,还被加工成魔芋条、魔芋粉丝等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钩吻和魔芋,一个有毒却美丽,一个有毒却美味,它们身上,都体现了自然界“矛盾”而又“和谐”的一面。
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也一直在探索着与这些“危险美味”的相处之道。
从最初的敬畏、躲避,到后来的尝试、利用,人类逐渐掌握了这些植物的特性,并找到了规避风险、获取利益的方法。
钩吻的毒性被用来杀虫治病,美丽的外表被用来装点庭院;魔芋的毒性被草木灰化解,最终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自然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充满了未知和惊喜。面对这些“危险美味”,我们既要心存敬畏,又要善于探索、利用。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深,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让这些“危险美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