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开始质疑读书的重要性。比如说,有些年轻人变得崇尚网红经济,不再追求传统的科学家和军人之路。但是,我想通过一个老汉的故事,来讲述为什么我们还是不能轻视读书的力量。
杨大爷是山西一个小山村的穷农民,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在山上砍柴挣扎度日。因为那个年代的山西靠煤矿业起家致富的人很多,而杨大爷一家却完全没有沾到这层温饱。杨大爷儿子小时候去过矿区打工,比杨大爷见多识广一些,但终归改变不了一家人的贫穷。
一天,杨大爷照常去山上砍柴。前一天山里下大雨,很多路面被冲刷得面目全非。杨大爷惊讶地发现,一处小山坡上出现了一个从没见过的山洞。出于好奇,杨大爷探头往洞里一瞧,顿时发现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山洞。
越往山洞深处走,各种迹象表明这是人工开凿的。杨大爷的心怦怦直跳,这座山那么多年了,这山洞的出现绝对蹊跷。最后,杨大爷走到了山洞的最深处,高兴得两眼发光——里面全是金灿灿的金砖!
杨大爷连忙把最表面的金砖刨出来,拍去上面的泥土一看,这分明就是金条和金砖!还有些刻着奇怪的文字。杨大爷欣喜若狂,连忙揣走两根金条就跑回家了,柴草都给忘了。
一回家,杨大爷就把金条拿给家人看。谁知一帮老农民哪里见过这些,根本不相信。杨大爷的儿子小杨稍微识货一些,说这可能是假的黄铜。杨大爷跑去镇上的金店询问,店主验证后证实这真是金子,极好的成色。
杨大爷深知“财不外露”,就向家人保密。过了几天,杨大爷和儿子小杨又去了那座山洞,用板车把里面的金砖都挖空运了回来,重达数百斤之多!一家人高兴极了,开始想怎么处理这些黄金。
小杨提议去银行兑换现金。杨大爷拿了两块金砖就去了远处的一个银行。可谁知,银行工作人员一看这种古里古怪的金砖就觉得可疑,立即报警捉拿了杨大爷。
原来,这些金砖上刻着的文字是古文,与常见的金砖规格不同。警察找到杨大爷家,将藏金的地方尽数搜刮一空。在小杨的配合下,警察也来到了那座山洞,发现上面的文字与金砖如出一辙。
最终,文物专家鉴定这批金砖竟是唐朝的文物。根据线索和研究,专家推测它们的主人是唐代大臣张通儒。张通儒后来投靠了叛军,这些金砖很可能是他逃亡时埋下的。现在,这些国家文物已经被安置到博物馆中展出。
杨大爷本以为这是上天赏赐的机遇,想独吞国家的财富。但法律明确规定,地下文物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杨大爷最终只受到了批评教育的处罚。
这件事让我们认识到,应该脚踏实地努力生活,不要被金钱冲昏头脑,同时,教育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出来了。如果杨大爷有更高的知识修养,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