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很累,晚上躺在床上想想每年的十一假期家里都很忙碌,以前上学的时候,家里会等着孩子们放假回家一起收玉米,不管多大,你都是家里的一份子,要发挥你存在的价值,就是要下地干活——收玉米。
后来工作以后也是放假回家要收玉米,小时候收玉米,父母姥姥姥爷都会起得很早,天一亮就已经下地,先用镰刀把玉米一根一根砍倒放整齐,最南边的地有三四亩,三垄,收割起来一眼望不到头。
每年这个时候身体酸痛的记忆就来自于收玉米,收割倒整齐摆放好,中间留出空地,会有玉米茬,早饭后家里所有人都会来到地里,开始了天不黑就一直干的模式。每个人都蹲坐在玉米杆上,一个一个玉米用手剥开,扔到中间空白地,姥姥最熟练速度最快,一会儿她就挪到了最前面。
剥玉米要细心,不仔细就常常漏掉没有剥的玉米,所以经常剥完后,家人还会再检查一遍,往往能再找出很多玉米来。
剥好的玉米大概三五米远一堆,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装进袋子里,小的时候手小,玉米好大好沉,一个个丢进袋子里,有时候会砸到手上,那叫一个疼啊,顾不上疼需要尽快装满放好,等待父亲开三马车来拉。
记忆里对玉米地最大的好奇就是偶然遇到很红的玉米杆,可以作为甜杆剥开吃,很甜很甜,那是对于一天忙碌剥玉米的嘉奖,清甜多汁。
玉米地的味道夹杂着三马车的油烟味,竟然是那种清晰可辨,每当闻到这个味道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天的体力活儿终于要结束了。
你以为收回来就完事儿了吗?不不不,收回来只是一部分活儿,是放院子里一堆还是直接放在房顶晒,都是一个大工程,每到这个时候父亲的胳膊肩膀都是肿着的,因为太需要手臂肩膀的力量去运送一袋袋的玉米。
每年最怕的两种体力活儿——收洋葱收玉米,两个都是重体力活儿,我又不是一个男孩,这两种都对我太不友好。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全部机械化操作,玉米可以直接不进家门就卖掉,或者收回来也有人直接给送到院子里,只需要装起来就可以,家家户户也不用太费体力就能实现把玉米收回家。
#放假回家收棒子# #国庆掰玉米了没# #十月回家掰玉米#
后来工作以后也是放假回家要收玉米,小时候收玉米,父母姥姥姥爷都会起得很早,天一亮就已经下地,先用镰刀把玉米一根一根砍倒放整齐,最南边的地有三四亩,三垄,收割起来一眼望不到头。
每年这个时候身体酸痛的记忆就来自于收玉米,收割倒整齐摆放好,中间留出空地,会有玉米茬,早饭后家里所有人都会来到地里,开始了天不黑就一直干的模式。每个人都蹲坐在玉米杆上,一个一个玉米用手剥开,扔到中间空白地,姥姥最熟练速度最快,一会儿她就挪到了最前面。
剥玉米要细心,不仔细就常常漏掉没有剥的玉米,所以经常剥完后,家人还会再检查一遍,往往能再找出很多玉米来。
剥好的玉米大概三五米远一堆,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装进袋子里,小的时候手小,玉米好大好沉,一个个丢进袋子里,有时候会砸到手上,那叫一个疼啊,顾不上疼需要尽快装满放好,等待父亲开三马车来拉。
记忆里对玉米地最大的好奇就是偶然遇到很红的玉米杆,可以作为甜杆剥开吃,很甜很甜,那是对于一天忙碌剥玉米的嘉奖,清甜多汁。
玉米地的味道夹杂着三马车的油烟味,竟然是那种清晰可辨,每当闻到这个味道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天的体力活儿终于要结束了。
你以为收回来就完事儿了吗?不不不,收回来只是一部分活儿,是放院子里一堆还是直接放在房顶晒,都是一个大工程,每到这个时候父亲的胳膊肩膀都是肿着的,因为太需要手臂肩膀的力量去运送一袋袋的玉米。
每年最怕的两种体力活儿——收洋葱收玉米,两个都是重体力活儿,我又不是一个男孩,这两种都对我太不友好。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全部机械化操作,玉米可以直接不进家门就卖掉,或者收回来也有人直接给送到院子里,只需要装起来就可以,家家户户也不用太费体力就能实现把玉米收回家。
#放假回家收棒子# #国庆掰玉米了没# #十月回家掰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