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节鱼竿能不能设计制造更简单些?价格更低些?质量更好些?

你一定要说,是不是头壳坏了?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各位暂请息怒,耐心看完我的设计方案,梦想就能变成现实。大家都知道短节鱼竿设计制造的难度极大,因而成本过高,本文提出的有关各项长度的参数设计方案,正是为了极大降低设计与制作的难度而提出来的。

短节鱼竿长度的参数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提高节管的通用性,从而降低设计与制作的难度。

2.兼顾便携性与性能。

3.兼顾台钓竿的标准长度。

短节鱼竿的基本长度的参数设计

内部节管插接量的设计最为关键,它充份体现了设计遵循的所有三个原则:兼顾便携性与性能,兼顾台钓竿的标准长度,提高节管的通用性。除前三节外,其余各内节的插接量都设计为60㎝。前三节的插接量设计见具体设计方案1与方案2。

从便携性考虑,手把节长度一般在65~75㎝之间。例如,若设定内部管节的最大搭接量为4㎝,前堵头插入量与后堵头旋入量共2㎝,则手把节长度最小应为60+4+2=66㎝,此时便携性最好。

在此基础上又有以下几种具体的设计方案。

方案1:长前三节设计

前三节各节插接量之和按以下公式计算:

前三节插接量之和 = 4×60㎝ - 手把节长度。

以保证鱼竿全部拉伸后,每节的平均伸展长度为60㎝。例如手把节长66㎝,则前三节各节插接量之和为174㎝。因为短节鱼竿受到便携性的制约,不能像台钓竿那样通过较大幅度增加手把节的长度,来调节减少前三节的节长,从而达到增加前三节硬度调性的目的。所以必须通过合适的管径与合适吨位的碳布,来确定前三节的硬度以达到想要的调性。

鱼竿的所有尺寸为3米6,4米2,4米8,5米4,6米,6米6,7米2。对应的节数依次为6,7,8,9,10,11,12。

这是一种基本方案,它的优点是,能在相似收缩长度前提下,保证节数是最少的,从而搭接数最小,力的传导性最好。内节都是通用的,每增加一个长度级别就增加一根管子,所有尺寸的鱼竿仅有11种不同规格的内节,极大减少了制作成本。包含了台钓竿的三种标准尺寸3米6,5米4,7米2。

方案2:短前三节设计

在方案1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前三节,使前三节的插接量之和再减小30㎝。其余各节都保持不变。采用直接缩短前三节的长度,有效地增加了硬度,形成了相对方案1而言的硬调系列。但各个尺寸的鱼竿长度都比方案1减少了30㎝。

鱼竿的所有尺寸为3米3,3米9,4米5,5米1,5米7,6米3,6米9。对应的节数依次为6,7,8,9,10,11,12。

优点是,有效地增加了硬度改变了调性,各内节都能通用。包含了台钓竿的二种标准长度4米5,6米3。

方案3:一杆双调设计

在方案1的基础上多配一组方案2中的前三节,通过一杆双稍(长前三节与短前三节),从而实现一杆双调。

优点是,仅通过增加一组前三节就能实现一杆双调的目的。内节的通用性强,全部尺寸的鱼竿仅有14种不同规格的内节。共包含了台钓竿的全部标准尺寸3米6,5米4,7米2(长前三节)和4米5,6米3(短前三节)。

方案4:轻量化设计

方案2中,由于缩短了前三节的节长从而提高了硬度,我们可以重新设计方案2中各个节管,保持各节长度不变仅减少管径,降低一些硬度调性,从而达到更轻更细的目的。鱼竿的各个尺寸同方案2,包含了台钓竿的两个标准尺寸4米5与6米3。

优点是,更加轻量化,各个内节都能通用。

方案5:完美设计

取方案1中的3米6,5米4,7米2三个尺寸,再取方案4中的4米5,6米3两个尺寸,组成了一个与台钓竿的所有标准尺寸一一对应,且调性基本一致的完美方案。

当然我们也可取方案2中的4米5与6米3代替方案4中的这两个尺寸,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内节的通用性更强,除前三节外其余各内节都能通用,全部5个尺寸的鱼竿只有14个不同规格的内节,但方案2中的调性比方案1更硬些,从而使得五个标准尺寸的鱼竿调性不一致,各有利弊。

而取方案4中的4米5与6米3的目的,就是能使5个标准尺寸的鱼竿的调性基本能保持一致。所谓完美就是指与台钓竿的五个标准尺寸一致,五个尺寸杆子的调性也一致这两个方面而言的。当然要完美就必须牺牲一些通用性,其中3米6,5米4,7米2的各内节通用,4米5与6米3各内节通用。

五种标准长度分别为3米6,4米5,5米4,6米3,7米2,对应的节数依次为6,8,9,11,12。

说明:设计依据,来源于本人另一篇文章“短节鱼竿要建立自己的行业标准”。虽然本方案仅是从数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短节鱼竿的各种长度参数来进行设计的,基本不涉及管径、先径、元径、锥度、管壁厚度等参数的具体设计,也不涉及材料与制作技术;但是它引进了台钓竿的核心设计理念,综合考虑了短节鱼竿的便携性与性能,尽量兼顾台钓竿的标准尺寸,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节管的通用性;为短节鱼竿的设计制作构建了一个数学上的平台架构,从而极大降低了短节鱼竿具体的设计制作的难度与成本,并能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难道这个痴人的梦想还不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