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人工采摘?早out啦!看看现代采摘机都怎么玩儿吧!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来都离不开耕种与收获,丰饶的土地给辛勤的人们一次次带来令人愉悦的馈赠。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活动可以由机械化器械来完成,手工采摘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些采摘机械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各种果蔬采摘机,了解一下它们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1
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这个名字,想必对大家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下面就介绍几款典型的收割机给大家看一下。
>>>>谷物收割机
谷物收割机的原理是在经过植株时通过震动使得果实颗粒与植株分离,然后利用抖筛剔除茎壳等杂志,最后把所需的谷物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收集区。

>>>>胡萝卜收割机
胡萝卜等根茎类农作物,其主要部分埋在地下,此类收割机通过犁铲动作把胡萝卜从地下铲出,然后通过传送带传输的同时抖落黏连的泥土。

>>>>葡萄干/沙棘果收割机
葡萄这类作物由于果实的皮较薄,普通的机械采摘方式容易使果实破损而造成损失。于是聪明的人类想到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变干再进行采摘。

葡萄藤经过长时间的日照,葡萄就变成了葡萄干;沙棘果采摘后在冬日里冻的硬邦邦,这时候再通过机械进行采摘,就变得十分容易啦!

2
采摘机器人
比起普通的收割机,新时代智能与农业结合的产物——采摘机器人早已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采摘机器人是一类针对水果和蔬菜 ,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这些作物的采摘、转运、打包等相关作业任务的具有感知能力的自动化机械收获系统。
这类农业机器人集成了机械、 电子、信息、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农业和生物多学科知识,主要涉及机械结构、视觉图像处理、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信息处理等技术。
我国在采摘机器人项目上一直走在前列,目标是实现耕、种、管、收、储、运农业生产六大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降低作业能耗和排放,改善环境和职业健康水平,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为农村和农业振兴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目前的采摘机器人一般可分为行走部分、机械手、识别和定位系统和末端执行器这四个部分。一个智能型的采摘机器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 必须能准确地识别和定位成熟的果实。
2. 机器人必须结构紧凑、转弯灵活以适应不同的行走环境。
3. 采摘单个果实需要的时间不能太长,以保证生产效率。
4.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利润较薄,因此机器人的成本应较低。
采摘机器人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和定位果实的位置,而果实有的可能单个生长,有的则是一簇一簇的。同时果实的分布是随机的,还可能被茎杆和叶子遮挡,外界的环境(如刮风)可能导致果实摇动而不断改变其位置,这些实际问题均使得机器人检测和接近果实变得异常困难。

机器人并没有眼睛,那么它们如何寻找合适的果实进行采摘呢?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目标提取的实质是图像分割。但除图像分割外,对果实图像进行提取,从而保证最终能够找到合适的抓取点也是收获机器人视觉识别中的重要技术。
实际环境中的果实、叶、茎秆等表面一般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通过颜色特征来识别指定植物和果实。还可以通过红外线来检测一枚果实是否成熟。

成功识别了所需采摘的果实后,如何有效地采摘果实便是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水果等作物一般都比较娇嫩、柔软,收获时很容易遭受机械损伤,因此必须小心处理。针对不同的果实,可以设计不同的抓取机构。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采摘质量。除了改善采摘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外,我们还可以在种植作物的栽培方式入手。因此在植株种植时便预留出采摘机械的操作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这并不是我们浪费食物的理由,每一颗呈上餐桌的果实里,还凝聚着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和辛勤劳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珍惜食物都是必备的美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