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穗病的症状及其防治
小麦黑穗病,又称黑疸,常见的有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秆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发生比较普遍,小麦腥黑穗病是检疫对象。
(一)症状
麦类黑穗病共同特征是发病部位产生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1)小麦腥黑穗病,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颖壳略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色较暗,外包薄膜,内充满黑粉,具有腥臭味,称为“腥黑穗病”。

(2)小麦散黑穗病,常常全穗受害,病穗籽粒及内外颖壳全部变为黑粉。初期病穗外被一层灰白色薄膜,以后薄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仅剩下穗轴。
(3)小麦秆黑粉病,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病部产生银灰色条状疱斑,内充黑粉。病株生长受抑制,茎叶弯曲,分蘖增多,多不能正常抽穗而早死。
(二)发病规律
(1)小麦腥黑穗病的冬孢子可随种子,或可混入土壤、粪肥中。种子萌发后,冬孢子也萌发,从寄主芽鞘侵入生长点,直到抽出病穗才表现明显症状。
(2)小麦散黑穗只有种子内带菌,小麦发芽后病菌萌动,随小麦生长而生长,抽出病穗后表现症状。小麦开花时,病穗散发大量冬孢子,气流传播至健穗花器的柱头上,萌发侵入,形成带菌种子。病粒与健粒在外形上无区别,也可以正常萌发。小麦扬花期有小雨或大雾天气,有利于病菌萌发侵入。
(3)小麦秆黑粉病残体多留在田间或混入粪肥中,因此,该病以土壤带菌为主,粪肥、种子也可带菌传病。

(三)防治方法
麦类黑穗病无再侵染,以种子传播为主,因此,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和土壤肥料的处理非常重要。
1、选用无病种子,用无病地块留种,加强对小麦腥黑穗的检疫。
2、农业防治,适时播种,播种不易过深,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在病穗刚抽出而黑粉末散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装袋带到地外深埋,切断传播途径,

3、药剂拌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