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秋意浓,又到赏芦的时节。其实早在两周前,就有人说在西溪赏芦花,但西溪湿地的工作人员很肯定地告诉钱报记者,那时他们看到的一定是蒲苇。昨天,钱报记者去西溪湿地,发现最好看的芦花,也就是芦荻,才刚刚开,颜色还有点偏红,穗子细细的,还未到白花纷扬时。
蒲苇、芦苇、芦荻、芦竹……这些通常被游客们统统叫做“芦苇”或者“芦花”的植物,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钱报记者专门请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科的蒋跃平,经过专家的指点,你可以看着图实地去认一认,会发现原来叫了这么多年的芦苇可能一直是错的呢。
前阵子赏芦花
看到的大多数是蒲苇
蒋跃平告诉钱报记者,在西溪湿地,通常你看到的“芦花”可能有7种。它们分别是芦荻、芦苇、芦竹、蒲苇、五节芒、斑茅、芒草,都属于禾本科植物。首先,前三种是根根分明的,后面四种是丛生的。
以花期来分,最早的是五节芒和蒲苇。五节芒的花果期是5-8月,花絮形状像一把刀。现在到西溪去,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五节芒的花。
↑五节芒
五节芒一般长在溪边、路旁的草丛中,靠近的时候请小心,因为它的叶片边缘含有矽质,非常锐利,很容易割伤皮肤。从秆子辨别的话,五节芒的杆上有白粉,叶片中脉是白色的,茎叶可造纸、盖屋,带秆的花序可以扎扫帚。
↑蒲苇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人们用“蒲苇韧如丝”来比喻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蒲苇的花蓬松柔软,一团团又白又大。花期是9-10月,所以前阵子来西溪赏到的芦花可能都是它,现在也几乎找不到踪影。它的叶子比较窄,像一条条绿丝线,茎也比较纤细。
芦竹最高芦荻最美
斑茅偏红芦苇偏灰
7种当中,芦竹最高,通常都有四五米,杆上有分枝,花穗也比较长,有四五十厘米左右。
↑芦竹
现在去西溪,看到最多最大的花,都是斑茅,颜色有点偏红色,直立的一束束,很好辨认。
最负盛名的芦苇,也就是《诗经》中的“蒹葭”,是偏灰的棕褐色,“土灰土灰”,花穗往两边下垂。芦苇一般长在河堤沼泽地,杆上常生有细细的白柔毛。“茎秆直立长细毛,长长穗子空心苗”说的就是芦苇。芦苇全身都是宝,根部可以入药,枝干可以造纸,叶子可以包粽子,花序可以做扫帚。
↑芦苇
而芦花里最美的就是芦荻,也是最主要的品种。芦荻的杆很细,现在刚刚开化,花穗很细,偏红色,往一边倒垂。到了11月中下旬,会慢慢变成白色,花穗也蓬松起来。微风吹拂,花絮飘荡就像下了一场雪,西溪的“秋芦飞雪”就是它。
↑芦荻
芒草的花和荻有点像,现在也是刚开,偏红,但是芒草比较矮,而且是丛生的。
↑芒草
浙里的芦花荡
深秋等你来赏
每到秋天,芦花便盛开出油画般的美丽。从河堤上望去,芦浪翻滚,层层叠叠,直至远处的山脚下。去哪里赏芦?这些地方可以去看看。
西溪湿地:“秋芦飞雪”被誉为西溪十景之一,秋雪庵位于西溪湿地最中心,四面环水,只有靠小船划桨才能进入。大概每一个来过西溪的人,都会爱上这里。沐浴秋风,徜徉芦苇荡,每年霜降后的第十天(今年是11月2日),西溪都会在秋雪庵举行两浙词人祠堂祭祀仪式,同时拉开听芦节的序幕。今年的听芦节,除了可以观赏秋芦飞雪的独特景观外,西溪还将举办朗诵比赛、摄影比赛、绘画比赛、乐曲表演等活动,同时打造网红赏芦打卡点。
瓶窑北湖:余杭瓶窑的北湖草荡,原来是一处滞洪区,如今草荡芦苇、杂草丛生,秋风起,芦浪翻滚,呈现出一派宁静的原始草荡风光……
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台州玉环的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是浙江省内第一个滨海型的国家湿地公园。这里的芦苇荡也格外醉人,在一人多高的芦苇之间,一条木栈道蜿蜒向前,有一种回归乡野的感觉。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宁波的杭州湾湿地公园是陈凯歌电影《搜索》的取景地之一,到深秋时分,芦苇随风摇曳,花絮纷飞,一幅“蒹葭秋雪”的美景便呈现在你眼前。
下渚湖湿地:德清下渚湖是江南最大湿地,曾在2011年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下渚湖的芦苇荡迷宫是赏芦必去的地方。湖面时宽时窄,窄的地方,两侧都是密实的芦苇丛,整条河道仅能容纳一条手摇船通过;而到了宽的地方,又宛如一个小湖泊,碧水连天,能眺望到远处的几座小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