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焚烧不焚烧秸秆的话题,我虽然不是农民,但是我看过并帮助农民干活,我有一定的发言权。
就说6几年吧,那时农民收玉米后,用镰刀斜着砍,把玉米杆砍下来,玉米杆也叫玉米秸、或棒秸。
把棒秸一捆捆绑好,不是用绳子捆,也没有那么多绳子可用,而是用没有干透或被露水打湿的棒秸当绳子。一捆棒秸就是一抱那么多,小孩子干不了这活。
一捆捆的棒秸可是个宝,家里烧火做饭,冬天烧炕都得靠它。那时农民买不起煤,也没处去买。
砍玉米秆留下的一小部分玉米杆连同土里的根儿叫作“榨头”,具体怎么写我不知道,但是发音是zhatou。用小锄镐挖出来,凉干后也可以烧火做饭用,而且更好用。
小麦的麦秸也可以烧火做饭用。
冬天的玉米地干干净净,即使有掉落在地上的烂叶子也会被北风吹散。而农家院墙里一捆捆麦秸靠着墙立着,等待着女主人把它们当柴火用,谁先烧了火,谁就早升天。院墙外面可以看见麦秸的头部,叶子在呼啸的北风中摇曳着,发出哗啦啦快乐的声响。
到了80年代以后,农民的日子好过一些了,烧麦秸的机会少了,因为人们开始用上了煤炭。地里的麦秸不再作为燃料使用了,没办法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烧掉,这才有了后来的焚烧秸秆。
以前用棒秸麦秸烧火做饭,后来的焚烧是无法处置它们的没办法的办法。
就说6几年吧,那时农民收玉米后,用镰刀斜着砍,把玉米杆砍下来,玉米杆也叫玉米秸、或棒秸。
把棒秸一捆捆绑好,不是用绳子捆,也没有那么多绳子可用,而是用没有干透或被露水打湿的棒秸当绳子。一捆棒秸就是一抱那么多,小孩子干不了这活。
一捆捆的棒秸可是个宝,家里烧火做饭,冬天烧炕都得靠它。那时农民买不起煤,也没处去买。
砍玉米秆留下的一小部分玉米杆连同土里的根儿叫作“榨头”,具体怎么写我不知道,但是发音是zhatou。用小锄镐挖出来,凉干后也可以烧火做饭用,而且更好用。
小麦的麦秸也可以烧火做饭用。
冬天的玉米地干干净净,即使有掉落在地上的烂叶子也会被北风吹散。而农家院墙里一捆捆麦秸靠着墙立着,等待着女主人把它们当柴火用,谁先烧了火,谁就早升天。院墙外面可以看见麦秸的头部,叶子在呼啸的北风中摇曳着,发出哗啦啦快乐的声响。
到了80年代以后,农民的日子好过一些了,烧麦秸的机会少了,因为人们开始用上了煤炭。地里的麦秸不再作为燃料使用了,没办法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烧掉,这才有了后来的焚烧秸秆。
以前用棒秸麦秸烧火做饭,后来的焚烧是无法处置它们的没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