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下周一就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了。邀请大家一起走近长三角非遗,寻找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国龙,看看这些“龙”字辈非遗有你认识的吗?我们选取了部分非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更多噢~借此祝大家龙马精神、鸿运当头!
上海
舞草龙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草龙求雨包括祷告、行云、求雨、取水、降雨、滚龙、返宫7个环节。民间传说到“降雨”环节时,泼到龙水即为吉利。故而观灯者纷纷争相淋水,将场面推向高潮。

三林舞龙以“浦东绕龙灯”为名,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龙的动作可以分为五大类:八字舞龙动作、游龙动作、穿腾动作、翻滚动作和组图造型动作。而三林舞龙在原本动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舞蹈艺术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伐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和一些翻滚腾挪的技巧,使其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形成了三林舞龙独特的风格,开拓出一片属于现代舞龙竞技的新天地。
吕巷小白龙

金山吕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祭拜小白龙神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吕巷小白龙信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小白龙以竹为筋骨,稻草外蒙白土布为龙身,以当地易得的原材料制成白龙。舞动时白布随龙身连绵起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观赏性很高。
江苏
龙舞 扩展(骆山大龙)

龙舞 扩展(骆山大龙)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据说,明代万历年间,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
骆山大龙龙身长近百米,号称“江南第一龙”,在溧水、影响遍及高淳等周边地区。“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习俗性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舞龙一般在农历春节期间进行,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全程民俗特色浓郁。
栖霞龙舞


栖霞龙舞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栖霞龙舞的龙是柴龙,每一节龙体中空,在其中放入灯光,夜间舞动起来便通体透亮、光彩夺目。每逢春节,栖霞龙舞便走上街头,用龙马精神传递着新春的祝福。
丁伙龙舞

丁伙龙舞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丁伙舞龙有草龙(又称稻草龙、麦草龙)、花树龙(包括花龙、树龙)、布龙三种形式。造龙时分龙筋、龙节、龙布、手柄四个部分,龙头上镶上眼、口、须、角等饰物,形象生动,工艺精致。

丁伙龙舞,融武术、舞蹈、民族鼓乐于一体。舞龙者利用人体多种姿势,在动态行进和静态造型时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和于龙舞技巧当中,完成各种优美的动作。
浙江
奉化布龙

奉化布龙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其风格独特、舞姿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早在5000年前,奉化先民就把龙刻制在祭祀的陶盘上。舞龙是奉化先民对龙的崇敬,也是对龙的期盼和感恩。在除夕前后及元宵灯节期间,人们以见龙为乐,舞龙为吉。
乐清龙档
龙档由“板凳龙”发展而来,用木头制作成凳形的龙身,多节联结成一条木板龙身,它是浙南乐清地区别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之一,也是江南人民长期以来进行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形式。“龙档(乐清龙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清龙档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除了老百姓用来娱乐消闲外,还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用樟木等制作龙档来消灾辟邪保平安。每年正月初十(上灯)至十七夜落灯(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七上灯,但有的初二就开始上灯,乐清龙档提前上灯,是为了延长灯节的活动期限),而后各村都拉出自己的龙档,汇集于一起相媲美,逐渐成为民众进行民间文化娱乐的活动形式。
汾口草龙

汾口草龙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明嘉靖三十年,原遂安县一带赤川口村就有了代代传承舞草龙的习俗,五百多年从不间断。

每年中秋节夜,村民们抬着龙头,扛着龙身,在村中每条小街、弄堂巡游。巡游时,一人在队伍前撑着一个老南瓜,作为引球。小孩们每人拿着灯笼,走在龙身两侧。全村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恭身迎接。
安徽
手龙舞

手龙舞是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为儿童情节舞蹈中最为古老的舞蹈种类。手龙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手龙舞原名小龙舞、芦水手龙,流传于安徽省绩溪县。旧时手龙的种类有草手龙、高粱桔手龙、纸手龙,现以布手龙为主。手龙舞是由男女儿童表演的群舞,蔑制的小龙灯道具精致美观。其形式活泼、生动,充满神气与生机。除手龙舞外,绩溪县扬溪镇石门村“草龙舞”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板凳龙

徽州板凳龙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因龙身为特制的板凳首尾相连而得名。舞板凳龙是流传于徽州的民间舞蹈,有关传说可上溯到明代甚至更早。

二龙戏蛛

二龙戏蛛是流传至今原生态民间舞蹈,流行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能仁乡境内。其独特舞蹈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二龙戏蛛”又名耍龙灯,是定远县能仁乡独有的民间传说形成的,以锣鼓伴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集体舞蹈;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观赏的民间艺术之一。“二龙戏蛛”从名称上看就有神秘的故事。二龙戏蛛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