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更重要!

(一)
很多人都在说,2023年,太难了。
何谓难?
有人说,做事情变得不容易了,赚钱变得越来越难了。
也有人说,2023年的不确定性太多了。
疫情灰天鹅之后,百废待兴,全球经济艰难而缓慢地复苏;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货币政策和资源价格等因素影响下,个体和企业经营状况承压。
但人生也许是一段苦行,但却并不是痛苦,因为路的两旁,是百般滋味。
就像苦荞麦这种草本植物,虽然生长在极寒之地,仍然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面对2023年的“不确定性”,或许感到恐慌和焦虑,但五味杂陈才是生活真相,先苦后甜是人生写照。
一株草本虽小,苦甜交织,需要细细品尝,苦荞麦百味人生的魅力。

困难只是暂时的,面对未来要坚定信心。
其实,事实并没有那么糟糕,消费市场恢复势头比你想象的要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正在快步前行,持续向好的方向迈进,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83.2%,拉动GDP增长了4.4个百分点 !
国人擅长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2023虽难,但仍然有一波产业迎来爆发潮。
AI大模型、新能源汽车,神仙乱斗
ChatGPT热带动下,AI大模型和新能源在2023年发展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从年初打到年尾……

餐饮、文旅,复苏强劲
今年以来,餐饮消费加速回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餐饮收入1.21万亿元,不仅远超去年,还超越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增速高于同期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速。
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文体旅融合趋势明显……
“全网低价”席卷中国零售业
线上9块9包邮热卖,线下折扣店门庭若市,中国消费市场正在迎来一波“性价比”理性消费热潮。
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伟大的中国人,已经有一些积极信号传递出来:
今年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
今年12月,中欧会晤,双方明确将坚持双向开放、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随着未来双方在更多领域达成共识,中欧经贸合作有望迈上新台阶。
……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预测都显示,中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5%的预期目标。
艰难的2023年,是为迎接生活甘甜所做的蓄能,轻舟将过万重山。
(二)
日子再难,身体是第一位。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缺什么别缺钱,有什么别有病。没了健康,一切无从谈起。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高兴时须饮酒喜庆,忧烦时需饮酒解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但饮酒要适量,过量饮酒带来对身体的损害也不容小觑,对肝脏造成损伤、还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增加身体负担。

更贴近自然草本颜色的毛铺草本年份酒,通过数字化提取技术,从苦荞麦、葛根、枸杞子等草本中提取出的苦荞黄酮、葛根素、枸杞多糖等活性成分,辅之以陶缸陈酿12年以上年份老酒,真实年份带来余韵十足的风味。
传统文化兴起,消费升级进入新周期,消费诉求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势头正猛,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变。
科技创新赋能品质提升,毛铺草本年份酒享受饮酒乐趣的同时,可以有效减轻身体负担,品味一口,余韵十足。
人类擅长从植物中获取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苦荞麦的草本营养价值十分高。
(三)
在高端访谈节目《毛铺·草本和人生》第三期《苦荞麦》中,节目嘉宾推荐官曹可凡和相声演员阎鹤祥二人,来到了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被誉为“世界苦荞之都”的四川大凉山,在当地彝族人带领下开启了一段草本溯源之旅。
节目中提到,苦荞麦具备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成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是苦荞黄酮,与此同时,它还富含丰富微量元素、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益处颇多。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凉山人流传着一句谚语,“人间阿母大,家中阿达大,庄家荞麦大”。
大凉山因气候特异,年平均气温14至17摄氏度,被当地人视作大自然珍宝、养育了世代大凉山彝族人的苦荞麦,不畏苦寒将之视作生长乐土,生命力极其顽强。
在海拔将近3000米的大凉山,曹可凡和阎鹤祥第一次亲手收割并尝到了苦荞麦的滋味,苦荞麦的滋味是层次复杂的,有苦,也有回味悠长的甜。
即便在一个很恶劣的生长环境,苦荞麦依然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如果能像苦荞一样经受得住考验,也能苦尽甘来获得成长。”曹可凡感叹道。
而作为当地人世代传承的作物,苦荞麦身上凝结了一种精神,粒粒皆辛苦。“人生也是一种积累,需要一粒一粒积累。”阎鹤祥表示。

由苦荞麦做成的美食,口感层次丰富,像极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苦甜之间是人生百态。
人们在苦荞麦身上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能收获不少精神食粮。万物皆有灵性,人与植物“和而不同”。这也是近年来持续通过《毛铺和文化录》这一思想盛宴传承输出和文化的毛铺草本酒一直想要传承和坚守的。
对于大凉山人,苦荞麦就代表着“传承”。4月播种、9月收割,正值收割季节,彝族厨师吉伍,赶回山中抢收苦荞麦。在收割完成后,彝族人将苦荞麦精心烹饪成为美食,以祈求收割的顺利,这是彝族人传承了千年的古老祈福仪式。
精心烹饪过的苦荞美食,口味在舌尖百转千回之后,最终化为甘甜,像极了人生,愿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回报,每一次艰苦都能化为岁月的甘美。
阎鹤祥在节目中谈到,作为相声演员,搞艺术创作就像品味苦荞,苦是常态,只有在生存压力下才能逼自己创作好的作品。但在这个蓄能的过程,也能感受到回味的甜,细细品味之后,反倒觉得之前的甜是一种享受。
“漫长的人生需要细细品尝,在苦与甜之间,在付出与收获之间,在现实与期待之间……因为苦尽,方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