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县人大代表 方竹芬

掌上曲靖讯 这次参加人大会议,我事先准备了一件提案,关于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历来是云南人民的骄傲,因为它凝聚了云南人的集体智慧和风土人情,但由于种种的原因,目前滇剧的发展和保护工作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文娱休闲方式日趋多样化,另一方面,滇剧自身的原因,这一传统戏剧形式备受冷落。比如滇剧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意,舞美效果和演出服装等方面也缺乏改变和创新,很难迎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品味和审美趣味。市场不景气,仅有的滇剧剧团的上座率很难保证,剧团的演出收入大幅减少,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滇剧市场的黯淡以及剧团的大规模减少,从事滇剧创作、排演和表演方面的人才也流失严重。现有的滇剧演员和传承人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针对以上滇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例如:我们也针对年轻人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在抖音平台持续发布关于滇剧的日常排舞过程,我们也把滇剧做成精品片段,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让戏曲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人才缺失的问题,我们也以老带小,通过起步训练来培训新一代,也邀请了省滇,市滇的老师来近一步教导,也积极的参与比赛,例如云南省滇花周,全国小品小戏大赛等等,也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在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也认真贯彻落实和执行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保证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有效的执行,落到实处。同时,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有针对性的滇剧地方性保护政策,我们也会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把滇剧重新带进大众视野,活态传承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