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守护“荞麦之乡”平安 同力共绘民族团结蓝图

近年来,库伦旗消防救援大队紧紧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大队全体人员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像石榴籽一样与各族人民群众紧紧抱在一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党建引领,争做民族团结进步“先行者”。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把“一坚持、二深化、三共建、四结合”的工作模式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深化驻地情怀、推进双拥共建、结合主责主业”,以“实践者、践行者、开拓者、逆行者”的“四者符合”要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队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成立专班负责创建工作的动员部署、督促检查、资料收集;定期组织消防救援人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先进事迹报告会,积极开展创建“两优一先”等评选等活动。

多年来,深耕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库伦旗消防救援大队赢得了社会各界与各民族群众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全市文明单位”“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表彰,所属人员一级消防士孙晓光同志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北疆草原亮丽消防兵”、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优秀***员、最美消防员等表彰。

赴汤蹈火,争做各民族群众“守护者”。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大队坚决贯彻新时代“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瞄准“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深入开展实战化练兵,坚持按纲抓训、分类施训、以演促训,推进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升级,联合武装部、应急局等部门联合演练,不断提升队伍专业水平,提高打赢能力。做足应急救援准备,针对全旗易发灾害类型,加强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组建并实体运行地震救援分队、水域救援分队、沙漠救援分队,确保完成辖区内“抢大险、救大灾”等重大救援任务。守护人民安全,24小时驻勤值守,时刻保持备战状态,为全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盯住重点,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五大”专项工作,针对性加强“高低大化”等重点行业领域治理,确保全旗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增强了各族群众安全感。根据库伦旗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特点,摒弃“满堂灌”“我讲你听”等传统培训方式,采用“互动式”“座谈式”“竞答式”、表演“消防安代舞”“好来宝说唱”等活泼趣味的方式开展五进消防宣传活动,并依托辖区“消防主题公交、消防主题沙漠、消防主题农村”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运用库伦旗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精神和消防文化相结合,促进消防宣传教育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群众、融入生活,让“习惯安全 人人消防”理念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为民服务,绘就民族繁荣“同心圆”。利用“一周两月”等载体,全面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定期深入总队包联帮扶点马家洼子村开展帮扶工作,大队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多形式开展“北疆蓝焰志愿”活动,先后出动人员500人次、车辆70台次参加植树造林、抗旱救灾、铲除路面冰雪、清扫垃圾、慰问老人等义务劳动,无偿献血2.6万毫升,为灾区捐款2.3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情用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展现出生动真挚的为民情怀,在爱民助民中营造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

文化长廊 ,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成效。将营区改造提升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出了一个独具大队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整个长廊集中宣传展示在灭火救援、监督检查、防火宣传等工作中的民族团结故事以及各类重要指示精神、辖区民族风情习俗等内容,为大队全体人员搭建起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同心携手共同发展的新平台。

下一步,库伦旗消防救援大队将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将开展以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纳入日常工作中。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时刻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做新时代朝气蓬勃的追梦人,汇聚智慧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