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日20时28分57秒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



· 关于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 气象变化 ·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候平均温度”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中国医学也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 节气谚语 ·


秋来夏去均降至,
火秋作物发育期,草木结果采摘忙。
田间管理要加强。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 立秋养生 ·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虽然早晚会较凉爽些,但“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极易产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补。

立秋之后,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西红柿等。

在这禾谷成熟、满地金黄的时节
愿每一个勤劳的你
都能与播种时的期待撞个满怀!

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霞


监 制:张文斌 审 核:张秀兰

责 编:孟涛涛 王肖晶 编 辑: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