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高粱酒“酿”出新生活

酒作为我国传统饮品,常常出现在饭桌上,深受民众的喜爱。近些年,兴山县水月寺镇致力于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以酒为切入点,提升农作物的附加值,联农带农富农。

红高粱酒“酿”出村集体发展路

石柱观村地处高山上,是典型的“崖上村”,为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难题,石柱观村从“红高粱”做文章,利用油茶种植项目,在油茶田中套种红高粱100亩,同时号召鼓励本村农户种植红高粱100亩。红高粱种植具有投入成本低、亩产高的特点。通过红高粱的种植能够让石柱观村实现亩产收入2500元左右。

随着2024年石柱观村红高粱种植业的蓬勃发展,红高粱的直接销售利润却显得微薄。如何提升红高粱的附加值并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成为了村书记黄鑫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黄鑫召集了村两委成员,在会议上通过深入讨论和思想交流,最终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一家红高粱酒厂,并引入市场主体进行承包经营。

石柱观村通过共同缔造的方式新建白酒加工厂一座,增加发酵车间、原料周转间、储存车间等。据悉,加工厂建成后,以4元/斤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1万斤红高粱,试加工高粱酒4000余斤,每斤白酒售价50元,市场反应热烈,供不应求。

在酒厂的试营业期间,黄鑫意识到仅凭石柱观村内种植的红高粱,难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他主动联系了邻近的高岚村村书记李明,商讨实施“跨地种植”计划。高岚村村委会成功流转了当地农民的109亩土地,统一种植红高粱,销售给石柱观村。可为高岚村村集体经济带来1.5万元的额外收入。

随着今年红高粱的丰收在望,加上去年试加工的积极反馈,石柱观村白酒加工厂计划在本年度生产约10万斤红高粱酒。

荞麦酒“酿”出村民致富路

道路坪村位于水月寺镇域中部,2024年道路坪村委会利用撂荒地种植80亩荞麦,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8000元。道路坪村村内也有许多农户种植荞麦,不仅仅是因为荞麦一年种两季、生育期较短,还因为道路坪村有位乡贤能人邹大兴发展荞麦加工业,将荞麦酿成酒、加工成毛狗团子。在村内对农户回收荞麦,让农户能够足不出村就把钱赚。

据了解,邹大兴为水月寺镇粮食饭店的老板,店内售卖的荞麦酒和毛狗团子,荞麦酒酒香浓郁、入口绵长,深受顾客的喜爱,常有省外的顾客通过微信订购荞麦酒,同时,邹大兴所做的毛狗团子也成为了水月寺镇一张美食名片。

为了制作荞麦酒和毛狗团子,对荞麦的需求量巨大。最初,村里的荞麦种植户寥寥无几。为了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邹大兴在道路坪村召集了关系密切的邻居们,举办了屋场会议,鼓励大家种植荞麦,并承诺以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每年,邹大兴都会在全县范围内收购约6万斤荞麦,价值约30万元。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荞麦酒产业,邹大兴决定在道路坪村新建一座酒厂。目前,酒厂已经竣工,预计今年能够产出2万斤荞麦酒。酒厂的落成,为村庄带来了新的产业活力。

红高粱酒与荞麦酒“酒香”呼应,助力乡村振兴。展望未来,水月寺镇将继续做足酒文化的文章,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

(来源:兴山三农)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