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天晴燥上线,秋冬进补四大误区你知道吗?


未来几天晴燥上线,秋冬进补四大误区你知道吗?

文/治未病科 邝秀英主任医师、治未病科 江佳林医师、罗洋


立冬已过,小雪将至。广东正式入冬,相信大家已经纷纷身穿厚衣,手握暖炉,身边是一份热气腾腾的养生汤膳了!


冬季是一年当中“阳气潜藏”的季节,对人体来说,也是养精蓄锐的**时段,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应对寒冷天气,该如何正确地进补保暖,顺利过冬呢?别慌!我院治未病科专家带来一份干货满满的“中医进补宝典”,助你一臂之力!



!!!

食疗进补的误区

一、进补就要多喝汤多吃肉?

俗话说“冬令一进补,来春可打虎”,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适宜吃一些温热性食物,有助于保护人体的阳气,提高御寒能力。但冬季进补也有讲究,要因人而异,切勿盲目。


很多人认为喝汤吃肉是补虚的**途径,但实际上,汤不宜煮时间过长,否则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嘌呤,喝多了反而会引起肥胖、三高等多种健康问题。


此外,岭南地区冬季温暖,尤其是癸卯年冬季的运气特点带有“”的一面,如果不分体质虚实就大量吃羊肉、狗肉等温燥肉类,容易出现上火、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冬季进补要根据体质虚实,把握好进补的“度”。


二、多喝酒可以御寒?

严寒的冬季,喝上一壶热酒就可以暖胃防寒吗?实际上喝酒御寒是一种错觉!


由于酒精刺激人体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人感到脸部发烫、身体暖和,造成喝酒可以抵御寒冷的假象。但其实这种“温暖”只在皮肤表皮,并且会加快人体热量的耗散,随着热量散发增加,不但起不到御寒的作用,还容易使人感冒。另一方面,多喝酒会对人体的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大量饮酒还会引起血压、血脂升高、脂肪肝,因此,不建议通过喝酒御寒。



三、补品越贵越好?

补品并非越贵越好,而是越对证越好。


补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价格。一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需要,在选择补品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补品,如果补不对症,即使是名贵的人参也难以起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许多名贵补品都有功效相似的“平替”,高价格并不等于高效果,食补需要要细水长流,选择药效温和、价格平易且对症的食材长期进食,才是食补的真谛。


四、我体质虚,补品可以随意用?

补品虽好,但不可滥用。


中医认为虚证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不同的虚证有不同补法,补品不能随意食用。另外,对于极度虚弱的人群,进补应循序渐进,补品要从小剂量用气,以免“虚不受补”。因此,对于体虚人群食用补品,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食用。


!!!

食疗进补的原则

一、因人而补

冬季进补要“因人而异”。


1.根据年龄补:

幼儿:适宜平补,由于幼儿消化能力相对较弱,不适合“大鱼大肉”及肥甘厚腻,可以补充性味较为平和的蛋类、奶类、鱼类、胡萝卜等,还可以吃些山药、薏米、山楂、红小豆等健脾胃、助消化的食品。


青少年:健脾补脑为主,青少年学业压力较大,可适当食用莲子、百合、山药、鸡蛋、芝麻、核桃、猪心等食物,以减轻疲劳、益智安神。此外,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应少吃辛辣刺激、精制糖糕和油炸食品,以防身体超重。


中年人:适宜清补。可适当吃些鱼、虾、鸡肉、牛乳、禽蛋、大枣、蜂蜜、银耳、黑木耳、莲藕等,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老年人:适宜温补。老年人多体虚,冬季宜适当食用牛肉、羊肉、猪肚、乌鸡、鱼等温补食物,同时可以多吃红薯、玉米、小米、燕麦等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不宜吃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


2.根据体质补:

偏寒体质:平时喜热怕冷,冬天手脚冰凉,宜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牛肉、虾、桂圆、韭菜、芥菜、生姜等,同时忌食性味寒凉的食物。


偏热体质:与寒体质相反,平时喜冷怕热,甚至冬天都很少着棉衣,宜适当吃些鳖、龟、鸭、鹅、黑木耳、银耳、芝麻、冬笋等,并忌食燥热食品。


虚弱体质:经常感到身体疲乏,头晕气短,劳累后加重,可适当吃些山药、莲子、板栗、大枣、五指毛桃以及乳类和禽蛋等,不宜吃生冷或大辛大热食物。


二、因证而补

总体来讲,食补适用于虚证人群,如果兼有痰湿、湿热、血瘀等实证,应先调理祛除实邪以后,再适当调补。不同的虚证有不同的补法:


气虚证:主要表现为少气乏力、语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应补气, 常用补气食物(药食同源):参类、黄芪、山药、大枣、牛肉、鸡肉、鹌鹑、海参、猪肚、羊肚等。


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至经闭等。应补血,可食用:阿胶、当归、动物血、动物肝脏、黑芝麻、黑木耳、红糖、红枣等。



阳虚证:阳虚除气虚的表现外,还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白带清稀、阳痿早泄等表现。常用补阳的食物:韭菜、茴香、八角、桂皮、冬虫夏草、羊肉、虾以及动物的肾、骨髓、蹄筋等。


阴虚证:阴虚除有血虚的症状外,还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量少等表现。常用补阴食物:西洋参、麦冬、北沙参、玉竹、石斛、百合、地黄、黄精、枸杞、豆腐、鳖肉、龟肉、兔肉、猪肺、猪蹄、蜂蜜、白木耳等。


三、因地而补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为一个整体,冬季食补也应根据不同地域气候特点,为当地人群提供适宜的食疗方法。


北方冬季严寒,适宜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肚等。


而南方冬季温暖湿润,食补要注意防止燥热上火。可以在温补脾胃的同时,配合行气消滞之品,使温而不散,补而不滞。例如:党参、山药、栗子、核桃、芡实、陈皮、大枣、小米粥等。


四、其他方面

1.中医认为,冬季在五行为水,在五味为咸,在五色为黑,在五脏为肾。因此,冬季食养食疗要注重“补肾”。许多“黑色食物”具有补肾功效,例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黑枣、黑木耳、黑荞麦等。此外,要“少吃咸,多吃苦”。带有淡咸味的食物如海蜇、海带、紫菜、墨鱼、海参等,也具有养肾的功效。


2.冬季养生除了要注重合理膳食外,还应早睡晚起、调畅情志、适当运动、注意保暖,综合调理,方能强身健体,养生防病。


!!!

食疗药膳推荐

以下推荐两道冬季食补的经典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中医药食同源的经典药膳,具有补血、温经、散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腹中冷痛、虚劳。


适合阳虚、气虚、血虚体质人群服用,常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心慌、怕冷、关节僵硬疼痛等。亚健康或健康人群也可在冬季适当食用作为保健。但如果出现心烦口苦、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则不适宜食用。









【胡椒猪肚鸡】

胡椒猪肚鸡是广东人冬季食补的家常菜,可以健脾养胃,温补散寒,适宜气血虚损、身体瘦弱者食用。



校对:潘晓佳

编辑:梁韵怡

复核:王爔晨、王晓雪

责编:刘庆钧

审定:刘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