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枸杞,总是让人既熟悉、又陌生。这颗跟辣椒、番茄同属茄科的“神奇浆果”,是很多家庭的常备食材,也是养生圈的热门话题,但传说中的保温杯,并不是它唯一的“统治区”。

黄河岸边的“宝石”
在我国,枸杞作为经济林、生态林与治沙林种,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宁夏中宁县、甘肃玉门市、瓜州县、青海都兰县、共和县、新疆精河县等都是重要的枸杞产区。

2022年,全国枸杞人工种植面积220万亩,干果总产量26万吨。其中宁夏种植面积43万亩左右,产量8.6万吨,全区22个县区中,有18个种植枸杞。
宁夏枸杞以色泽鲜艳、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闻名,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

核心产区中宁县,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素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誉。境内四面环山,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

黄河自西向东流过县域,发源于六盘山脉的清水河,在这里汇入黄河。得益于黄河与清水河水交汇灌溉,这里的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为枸杞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截至目前,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超200亿元。

“塞上江南”的“明珠”
在中宁,枸杞分夏秋两季采收。夏果采收时间为6月初至7月下旬;秋果采收时间为9月上旬至霜冻之前。如果在此时你可以来到宁夏,还可以品尝到枸杞鲜果的清新甘甜。

而从枸杞鲜果到我们熟悉的干品,还要经过多重步骤。枸杞表面有天然蜡质层,会阻碍水分蒸发,采收的鲜果要先倒入碱水中脱蜡,然后进行制干,制干主要分自然干燥和烘干两种:自然干燥时,将脱蜡处理的枸杞铺在果栈上,放在自然光下晾晒4~6天;烘干则有太阳能烘干、温棚烘干和热风炉烘干等方式,经过24小时~50小时,便可达到需要的干燥度。

中宁枸杞干果主要按形状、色泽、滋味、气味等感官指标,以及粒度(50克所含颗粒数)、总糖、枸杞多糖含量等理化指标分级。
特优枸杞要求形状类纺锤丝,略扁、稍皱缩,果皮鲜红、紫红色或枣红色,粒度不超过280。
漂洋过海的“杞迹”
枸杞全身是宝,“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是《本草纲目》对枸杞功用的记载

千百年来,中宁人民以枸杞为原料研发出许多美味,如八宝茶、枸杞八宝粥、枸杞清炖羊肉、枸杞清炖土鸡、枸杞膏、枸杞芽菜、枸杞花卷等。
近年来,中宁县解锁了枸杞的更多“打开方式”,开发出枸杞酒、枸杞茶、枸杞复配饮品、特医特膳和休闲食品等10大类120余种产品。

从枸杞干果、锁鲜枸杞到枸杞原浆,从枸杞果膏、枸杞燕麦酥再到枸杞白兰地甚至枸杞面膜、枸杞口红。一抹“宁夏红”构建起了远方的人们对“塞上江南”的美好想象。

中宁县宁安渡为黄河要津,与丝绸之路相连接。在古代,这里的枸杞由南来北去的商贾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如今,百余种枸杞产品不仅销往东南亚,还出口到了欧美等市场。小小枸杞以全新姿态走向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来自东方的“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