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醅子”登上央视新闻啦!这道“清凉酸甜”的美食是游子的牵挂
近日,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天气进入了酷热的暑夏,高三的学子也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端午遇高考意味着---高“中”,这美好的寓意也是送给高三学子最好的端午礼物。#端午节#
酷热的暑夏,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解暑呢?在甘肃有这样一道在夏天必不可少的美食——甜醅子。这道清凉酸甜的美食是夏天消暑解腻的必备神器,更是甘肃人的最爱。周六的晚上甜醅子还登上了央视CCTV13央视新闻共同关注,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

甜醅子的制作过程稍有些许繁琐,以下是我们地区制造甜醅子的过程:
- 先用清水清洗小麦(燕麦)
- 再用“锤子”锤小麦,把小麦外壳的一层皮去掉,用“簸箕”把这些皮簸掉后再晾晒
- 之后用大锅将小麦煮熟,晾干部分水分
- 再把煮熟小麦放进“竹篮(竹子编制的篮子)”
- 加入酵母,用保鲜膜包住,放在较温暖的地方
- 发酵4-5天闻到“酒香味”意味着就好了
- 浅尝“甜的”就可以吃了,要是还不甜继续发酵

以上是“甜醅子”的制作过程,在发酵好后可以直接干吃,也可以用凉水冲泡食用,或者用开水煮一下吃味道更佳(甜味会冲淡,可放白糖或者少量“糖精”)。
在季夏时我们割麦的时候,都会带甜醅制作的汤汁,在很炎热的时候拿出来喝,即解暑又解乏。甜而不腻是上好的美食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每年在端午的时候我们老家都会制作甜醅子,用于过节,除自家食用外还会分给邻居,也会在走亲戚时作为礼物外带。除去端午在平常农历四五月,八九月时也会制作,有时候冬天也会做,因为制造比较麻烦,这两年也就制作比较少,直接从外面购买,经常吃外面小摊上买的,但总感觉不够味,不如家里的那一口香!

在西北这个干旱而又热情的地方,甜醅子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也是不少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挂念。
以前我在上大学时,有一次路过一个烧烤摊,闻到了一股酒香味,突然间就想到了“甜醅子”,瞬间有点感伤涌上心头想家了,想那一口甜醅了。心里暗想回家一定让奶奶做一次,然后一次性吃个够。(当然不能多吃,吃多会醉。因为甜醅的发酵过程和制酒类似,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开车的人不能吃吃了会被以为喝酒了切忌)

在甘肃这边也有一个品牌奶茶——放哈,就有专门制作甜醅子奶茶。味道很独特,有机会大家可以来尝一下!甘肃很多超市门店专门购买的地方,相信你吃只要尝过一次就会爱上这道独特的美食!有机会来西北品尝哦。
每个地方选材稍有不同,制作方法也略有不同还请理解,以上制造过程是小编小时候家里的制造过程。
注:视频截取CCTV13央视频道直播间,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