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打造糯玉米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糯玉米加工厂青储饲料设备已调试完成,已正常生产,大关县糯玉米全产业链体系已初步形成。
全产业链模式的推广,为糯玉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仅提高了糯玉米的附加值,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
张继明是大关县鸿蒙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销售员,糯玉米采收以来,他每天都奔波在大关县各种植基地,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到各种植区域收购糯玉米。
我是去年开始从事收购、销售鲜食糯玉米,去年我们在这边,初步估计收购了大概500吨糯玉米,因为大关县的糯玉米不管是品相,还是质量都比较好。
通过这种模式,老百姓种的糯玉米也卖得出去,也很满意,积极性很高。
现在我们工厂的工人有十几个,都是周边的农民。我们的糯玉米是当天收购当天加工完,每天的加工量大约在10吨。品相好的我们就加工成熟食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我们选出来的残次品、不好的,还有苞谷壳,我们就加工成青储饲料销往本地的养殖大户。
现在加工厂已在正常运行,他们的外销订单很稳定,我们明年计划增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到10家左右,建设样板7000到8000亩左右。
大关县通过对选种、种植、管护、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效管理,实现食品安全溯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大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团队,成立技术指导组,引进新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进行对比实验。成立沪滇专家工作站,在玉碗镇出水村打造研发基地200亩,选育保护地方名特优新常规品种大关薄皮糯玉米。同时引进版纳拇指玉米、澳甜糯75、德甜666、金糯1805等新品种在玉碗镇、天星镇、木杆镇开展品种对比实验。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防控、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原则,大关县还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提**前、产中的现场指导和培训,为糯玉米产业稳步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在薄皮糯玉米全产业链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样板基地、做好联农带农,整合财政资金建设加工厂及打造生产流水线。下一步,我们将极力做好大关薄皮糯玉米“三品一标”注册认证,做好品牌建设,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薄皮糯玉米这个产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来源|大关融媒 何桂花 杨全伟
审核|杨宇航
编辑|高朝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