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吃的“流食”有哪些?哪些适合患者,哪些影响恢复?
很多患者在术后,都会被医生叮嘱要吃“流食”,那么我们常见的流质饮食有哪些?怎样制作更利于吸收、更有营养?这是需要患者家属重视的问题。
适合做流食的食材有哪些?

谷薯食物:粳米、藕粉、小米。
水果:木瓜、小番茄、山竹、哈密瓜、削皮的苹果。
豆类:少量用水浸泡过的大豆、绿豆。
蔬菜:黄瓜、番茄、西葫芦、西兰花、南瓜。
肉类及其他:鸡蛋、黑鱼、鸡肉、瘦猪肉、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
避免做流食的食材有哪些?

调味品:白砂糖、冰糖、红糖、黄糖。
谷薯食物:燕麦、小麦、玉米、黑麦、红薯。
水果:香蕉、牛油果、西瓜、芒果、梨、荔枝。
乳制品及其他饮料:牛奶、羊奶、酸奶、成品果汁、椰奶、复合果汁。
豆类:所有干豆类。
蔬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芹菜、蘑菇、竹笋、韭菜、葱、洋葱。
肉类及其他:加工腌制类肉、蜂蜜。
常见的流食怎么做?

流质食物的特点为液体状,所有的食物都需要制作成液体形式,或者能够在入口后立刻融化成液体状态。
可以使用料理机将固态的食物打成液体状给患者食用,也可以将食材一直用水煮至糊状,能让食物的营养素得到充分利用。
做成稠米汤、米糊、番茄浓汤、清鸡汤、清肉汤、清鱼汤、藕粉、稀猪肝泥等。
流食吃多久,一天几次?
流质饮食属于液体食物,它们所含的能量和营养素不高,长时间食用会引起营养不良,因此不宜长时间食用,一般2-3天为宜,每天6餐,每餐30-50毫升。如果需要较长时间食用,需遵医嘱额外补充肠内营养剂。
术后患者常常食欲欠佳,进食较少,家属不要不断给患者喂食,会增加其负担,反而不利于康复,要以医生的建议为首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