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ES FROM A MARRIAGE
婚姻情境
“在感情面前,我们都是文盲。”
10月,演艺大世界·中国大戏院2021国际戏剧邀请展进入“冲刺”阶段,具备放眼全球的国际视野,同时为本土戏剧原创力量提供舞台是国际戏剧邀请展始终不变的愿景。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国际戏剧邀请展与中国第三代小剧场新锐代表“鼓楼西戏剧”联动,特设“鼓楼西特别版块”。作为鼓楼西戏剧首次在上海的集中展演,演出作品包含编剧朱宜联手中国新锐戏剧导演丁一滕、旅法音乐人丁可带来的作品《我是月亮》;由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张杨执导,英国作家J·B·普利斯特列作品《探长来访》;以及即将在10月底上演的瑞典国宝级现代电影“教父”伯格曼经典作品《婚姻情境》。
不同于影视版本的展现,话剧版的《婚姻情境》以精巧如八音盒般的舞台,简洁深邃的灯光,细密的对白,一步步刺破了“婚姻”的真谛,讨论两性之间普遍而深刻的关系问题,带领观众们走进一对夫妻的内心世界。
“
鼓楼西剧场,中国第三代小剧场新锐代表,京城戏剧地标。七年耕耘,成就精品戏剧品牌,立足小剧场的同时,积极迈向大剧场,出品口碑好剧《枕头人》《探长来访》《一句顶一万句》《丽南山的美人》等。
《婚姻情境》or 婚姻毒药?
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如果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这是张爱玲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是否果真如此?
“我真的厌倦了所有平常生活中的挑剔和宽容,所有琐碎的事情,我只想好好调整一下自己。”
在伯格曼的电影《婚姻生活》中,事业成功、体贴而自信的丈夫,终于对十年的妻子说出这句隐藏内心多年的话。他主动承认爱上了别人,受够了枯燥乏味的婚姻生活,想要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
而妻子也不遑多让。这对中产阶级“模范夫妻”,撕破体面与温情的面纱:“我想要甩掉你已经足足想了四年。”“我不在乎告诉你我有多讨厌这两个愚蠢、放纵、没大脑、懒惰、自私的女儿。”
他们分居、离婚,经历权力关系的反转,与不同的情人恋爱、再婚,却永远也找不到灵肉合一的完美婚姻。“一切动作都是那么完美,**却让人恶心。”“和宝拉在一起的寂寞比真正的寂寞更糟。”
净说婚内大实话的《婚姻生活》由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并导演,1973年在瑞典电视台播放,甫一上映,瑞典离婚率骤升。
无独有偶,舞台版《婚姻情境》2017年在鼓楼西剧场上演,我们得知四对夫妻在观戏后离婚,于是立即发布一则【紧急通知】。
这部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它在当今社会依旧能够引起话题——约翰与玛丽安的婚姻生活不能算是最糟糕的,惟其平常,因而也就更具普遍性或典型性。
在这里,伯格曼暨过士行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不事张扬地把这对夫妻日常的生活“情境”呈现在舞台上。剧作家为这对夫妻安排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他们不仅父母双全,还有两个女儿。这种安排不是为了表现这个家庭天伦之乐式的庸常幸福,而恰恰是要揭示现代婚姻如何使两性关系丧失了同过去及未来的关联,变成了即时的、短暂的性欢乐快餐。这台“戏”不是从约翰与玛丽安讨论与双方父母的关系开始的吗?而约翰对待两个女儿的态度,以及他在玛丽安怀孕后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除了男性固有的傲慢和自以为是外,恐怕也是新式家庭关系中男性不肯认同父亲这个角色的真实写照。
导演过士行是懂得伯格曼的,他通过调动多种舞台手段,把伯格曼的这种“态度”发挥到了极致。简约化的舞台布景,反戏剧性的生活化表演,近乎二人私语的对话方式,都指向一点:这不是戏,这就是你我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无可逃避的“婚姻情境”。尽管彼此都对爱持有深深的期盼,都曾为此做出过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两人追求仅仅限于个人的快乐或二人世界的幸福感,所以他们即使每天生活在一起,甚至躺在一张床上,他们却是孤独的;他们近在咫尺,却感觉越来越处于一种隔离、对抗的状态之中。
鼓楼西戏剧《婚姻情境》
分手利器即将回归
名剧名导经典再现
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经典之作
戏剧家过士行执导
对现代婚姻的无情透视
恋人之间是否永隔鸿沟
密集的台词交锋
简洁的呈现方式
酣畅与压抑的双重体验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这位瑞典导演、编剧,曾四次斩获奥斯卡**外语片奖,以《野草莓》《第七封印》《假面》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创造了现代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
1973年,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并导演了六集电视剧《婚姻情境》,播出后引发轰动,据传甚至引发当年北欧离婚率和复婚率的上升。之后他又将时长5个小时的电视剧剪成2个多小时的电影,并且亲自排演了话剧。
伯格曼作为电影大师的名声过于显赫,险些遮蔽他在戏剧上的造诣:五十余载的戏剧创作、七十余部戏剧作品,他说:“戏剧永远是我的脊椎,我的支柱”。
伯格曼也曾在自传中毫不粉饰地揭露自己犯下的种种不堪:“轻易地”陷入恋爱、狂喜地结合、平淡与沉默充斥着家庭生活、然后又在某个场合里爱上下一个女人、卷入令人疲倦又堕落的三角恋、生发厌恶嫉妒与痛恨,最后分手或离婚,周而复始......《婚姻情境》是豆瓣评分最高的伯格曼作品。伯格曼以他深邃的目光,发出对婚姻和亲密关系的诘问。
——导演
过士行
作为中国现代派戏剧史上的核心人物,过士行每次携作品现身能都引发强烈关注。他编剧的《鸟人》于1993年首演时的盛况,不少老观众至今还会津津有味的回忆起:“买票的人从首都剧场门口排出一里多地,都涌到了旁边的报房胡同,人山人海,一票难求!”
同样的场景,只在1979年人艺第一次复排《茶馆》时出现过,此后从未刷新。
过士行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想排演《婚姻情境》。当时他看到由曾经参与编剧《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阎鸿亚翻译的中文译本,被作品的细腻与真实打动了,密集又恰到好处的台词是对婚姻生活种种细节的精妙把握。
过士行说,“伯格曼的戏跟熬粥似的”,他以简洁的手法诠释对剧本的理解,不是蒸炒煎炸的用力过猛,也非一锅端的大乱炖,而是小火慢熬——几个小时下来,个中滋味,全在这一锅粥里。
“简单地说,从家庭到社会,我们都缺乏一种关乎人的爱的教育。我们接受的是一个是非方面的教育,遇到坏人该怎么办,正确的应该怎么样,错误的应该怎么样。但是在情感方面,你说不清楚谁对谁不对,而这恰恰是需要理解和关心的。”
演员 刘丹
——饰 玛丽安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获艺术硕士学位,国家话剧院演员。在《婚姻情境》中饰演玛丽安。
主要话剧作品有《三毛钱歌剧》《水之站》《怀疑》《晚安,妈妈》《烟草花》等;
主要电影作品《夜车》(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电影节**女演员)《硬币》(获东京“short shorts”国际短片电影节亚太地区**女演员)《送别》(获杭州国际电影节**女演员)《冥王星时刻》等;
主要电视剧作品有《刑警本色》《林海雪原》《悠悠寸草心》《都市丽人行》等。
演员 何雨繁
——饰 约翰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戏剧编剧、导演、演员,公益戏剧平台“新剧场创作计划”发起人。
2004年参加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组织的专业戏剧大师班,曾参演国外多地艺术节,并连续多年参与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创作作品《城中城,城外城》《卡里古拉的月亮》《真相》《澡堂》等。
曾受邀访问英国国家话剧院、苏格兰国家话剧院,参与苏格兰国家剧院的写作计划。作品被收录于孟京辉所著的《新锐戏剧档案》。
往期好评
《婚姻情境》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部分真相
但作者并不是要我们陷于绝望
当戏剧与生活彼此映照
幽暗与裂痕、脆弱与猜疑背后
能否闪现些许人性的光芒?
无所不在的庸常中
是否潜藏着生活朴素的真谛?
我们等候您走进剧场
重温经典,一道思索!
正在热售!
演艺大世界·国际戏剧邀请展
10.27-10.31 鼓楼西戏剧《婚姻情境》
丨演出信息丨
演艺大世界·中国大戏院国际戏剧邀请展
鼓楼西戏剧《婚姻情境》
丨 编 剧 丨
英格玛·伯格曼
丨 导 演 丨
过士行
丨 主 演 丨
何雨繁 刘丹 等
丨演出地点丨
中国大戏院
丨 票 价 丨
500/380/280/100元
丨 购票方式 丨
大麦网搜索《婚姻情境》即可购买
原标题:《越看越清醒系列!英格玛·伯格曼经典《婚姻情境》本月底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