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久食令人白
1960年,李敖翻译过一首美国现代著名女诗人沙拉·迪斯德尔(1884-1933)所写的诗——《大麦诗》。
《大麦诗》
麦穗曲身偃,滨海低田瘠,
疾风动地来,高歌何能已。
麦穗曲身偃,既偃又复起,
颠扑不为折,昂然疮痛里。
我生亦柔弱,日夜逝如彼,
强把万斛愁,化作临风曲。
不仅诗人赞美大麦,大麦也是中医学者的挚爱。
黄帝食经说大麦壮血脉,益颜色。
“久食,令滑肌肤,令人白。”
《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
大麦,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维生素。
大麦,壮血脉、实五脏
大麦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大麦在我国,大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原始于青藏高原。
大麦的功效
大麦不仅能满足女人白皮肤、黑头发的愿望,
大麦亦有补虚弱,壮血脉,实五脏,化谷实的功效,
除此大麦还能破症结,
消痰饮,可以做为癌症和血栓病人辅助食养。
大麦的应用
1、大麦粥
食法:大麦30~60g,加水煮成稀粥,分2~3次食。
食法源于张仲景代表作《金匮要略》,在《金匮要略》中配合药方,起辅助治疗作用。
正如《长沙药解》所述:"大麦粥,《金匮》硝矾散用之治女黑疸,以其利水而泄湿也;白术散用之治妊娠作渴,以其润肺而生津也。"
肝好心才有源头,心好脾才能利湿,脾好肺才不受湿,肺好肾才不生病。
《伤寒论》里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大麦茶
大麦茶在东亚地区非常流行,在日本料日常喝大麦茶,用以清除吃生鱼片后口中的异味,韩国人则以大麦茶为常备茶饮。
大麦茶属于粗粮。粗粮中的膳食纤维素可调整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延缓营养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素还可产生饱腹感,避免摄入过多的热能、脂肪、碳水化合物,有防治肥胖的作用。
大麦茶主要用于消温解毒,健脾减肥,清热解暑,去油腻,助消化,润肤乌发。
热腾腾的大麦茶还具有养胃、暖胃的作用,适合各种年龄段人群饮用。
3、麦芽糖
麦芽糖由米和大麦等粮食作物,通过发酵后所制成糖类物质,有润肺生津去燥的功效,可治疗虚寒的腹痛,肺虚久咳久喘等。
中气弱,体内有湿热、体胖多病人慎用,因麦芽糖会助湿生热、令人易于腹胀。
大麦面
《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食养斋三乙老师早知晓大麦神奇的功效,
故将大麦面作为食养斋·二十四夏至后的头牌主食。
食养斋的大麦面在《舌尖上的中国3》中完美出镜。
菜品:
大麦面
口感:
大麦面筋道Q弹,面有种神奇的力道,
配合秘制三合油、
白芝麻酱和清新的黄瓜丝,
大麦面看起来朴素,却口感异常丰富。
特别提示:
孕妇不能吃大麦,有滑胎之嫌,
临产妇可以吃大麦,能帮助生产。
不仅食养斋·二十四有大麦面,
大麦面在微店同步销售。
《舌尖上的中国3》特别推荐大麦面
煮食方法:
放水,大火烧开,水开就下面条,
转中火再煮6~8分钟,关火,捞出即可;
再放上芝麻酱和三合油。
点击原文,购买《舌尖上的中国3》同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