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麦
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普通小麦粗山羊草。从小亚细亚到伊朗的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是栽培一粒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最早被驯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地。普通小麦的出现晚于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一般认为约在8000年前,起源于里海的西南部。
2、大麦
大麦(学名:Hordeum vulgare L.)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禾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维生素。因为大麦含谷蛋白(一种有弹性的蛋白质)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做不发酵食物,在北非及亚洲部分地区尤喜用大麦粉做麦片粥,大麦是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珍珠麦(圆形大麦米)是经研磨除去外壳和麸皮层的大麦粒,加入汤内煮食,见于世界各地。大麦麦秆柔软,多用作牲畜铺草,也大量用作粗饲料。中国的大麦现多产于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大麦较粘,适口性差小麦地里的大麦都视作野草。
北方春大麦区
包括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宁夏、新疆全部,山西、河北、陕西北部,甘肃-景泰和河西走廊地区,属一年一熟春大麦区。青藏高原裸大麦区
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大麦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属高原气候,阴湿冷凉,昼夜温差大,一般无霜期短。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一年一熟,以多棱裸大麦为主,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粮。
黄、淮以南秋播大麦区
3、燕麦
燕麦(拉丁学名:Avena sativa L.)为禾本科植物,很黏,适口性比小麦差。在贫苦地区是不可缺少的干粮,现在已经作为高档食品了。《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雀麦、野麦子。燕麦不易脱皮,所以被称为皮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燕麦性味甘平。能益脾养心、敛汗。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或肺结核病人。煎汤服,或“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饼食。”(《救荒本草》).燕麦耐寒,抗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能自播繁衍。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热量低,升糖指数低,降脂降糖,也是高档补品之一。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温带的北部最适宜于燕麦的种植,种植燕麦有210个县,但集中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南北,河北省阴山和燕山地区,山西省朔州西山山区、太行山和吕梁山区,陕、甘、宁、青的六盘山、贺兰山和祁连山,云、贵、川的大、小凉山高海拔地区。近这些年来,全国播种面积下降到1500万亩,但由于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平均亩产从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
4、黑麦(学名:Secale cereale L.)
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高可达100厘米,叶鞘常无毛或被白粉;叶舌顶具细裂齿;叶片下面平滑,上面边缘粗糙。穗状花序具柔毛;含2小花,小花近对生均可育,外稃顶具芒,沿背部两侧脉上具细刺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颖果长圆形,淡褐色。
中国栽培于北方山区或在较寒冷地区。黑麦喜冷凉气候。有冬性和春性两种,在高寒地区只能种春黑麦,温暖地区两种都可以种植。黑麦的抗寒性强,它能忍受-25℃的低温,有雪时能在-37℃低温下越冬,它不耐高温和湿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沙壤土生长良好,不耐盐碱。黑麦耐贫瘠但土壤养分充足产量高,质量好,再生快。黑麦再生能力较强,在孕穗期刈割,再生草仍可抽穗结实,据北京长阳农场实验,孕穗期刈割,再生草占总产量的50%,
黑麦属有12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寒带。栽培黑麦可能是从野生山黑麦等种类演化而来,具有耐寒、抗旱、抗贫瘠的特性。它的分布范围北可达北纬48°~49°。苏联黑麦栽培面积最大,产量占世界黑麦总量的45%,其次是德国、波兰、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丹麦、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中国较少,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与高海拔山地。
该种能制成黑麦面粉,富有营养,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B和磷、钾等。因蛋白质弹性较硬常与小麦掺合做成黑面包,亦可用来做黑啤、酿油、酿酒、饲养家畜等。秆还作编帽和造纸之用。黑麦叶量大,茎秆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5、藜(读音lí)麦
(学名: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和菠菜、糖萝卜一样同属黎科,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
藜麦种子颜色主要有白、黑、红等几种颜色系,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红色口感相对差些,籽粒也较小。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发展目标。
在印加文明兴盛时期,藜麦已经成为古印加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的山区,食用藜麦的信使能连续24小时接力传递150英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古印加军队的战斗粮食是藜麦和油脂裹成的藜麦丸,战士们靠它铸就了强盛的印加黄金帝国。藜麦还被用于治病,治疗疼痛、炎症、以及骨折等内伤,如今当地的一些田径运动员还在使用一种与藜麦有关的古老方法来提高它们的运动成绩。藜麦不仅为古印加人民提供营养,而且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被称为"粮食之母",是祭奠太阳神及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必备的贡品,每年的种植季节都是由在位的帝王用金铲播下第一粒种子。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后,为了从精神上统治印加民族,实行了禁止种植藜麦的制度,对于违反者最重可实行死刑,尽管如此,藜麦还是在边远山区延续种植。当地土著一直保持着以藜麦为主食的习俗,藜麦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喜欢骄傲的赞扬藜麦:"我们从不得病,因为我们吃祖先传下来的藜麦"。
直到1980年代,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寻找适合人类执行长期性太空任务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CELSS)粮食作物时,神秘的藜麦在安第斯山脉被"重新发现",NASA对藜麦做了细致全面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极高而且全面的营养价值,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几乎无与匹敌,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的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对长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来说不仅仅是健康食品,更是安全的食物。NASA将藜麦列为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空间的理想"太空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认为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
6、荞麦
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蓼科,别名:甜荞、乌麦、三角麦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
荞麦是短日性作,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旱风,畏霜冻。荞麦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也有分布。
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同时荞麦还可以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荞麦面黏,和大麦、燕麦一样不能做发酵食品,都只能做死面馍馍。
荞麦最早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种植经验也很丰富。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另外陕西咸阳马泉和甘肃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