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每天发布·或诗或文
用作者的诗意·填补生活的空白
审核/ 编辑: 圣湖雅韵
麦子泡,是我们老家澄城的特色美食,过年或者人家过红、白事时,早餐都吃麦子泡。
记得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一次,我与同事闲聊过年吃的饭食。韩城当地待客吃的是馄饨,形状玲珑,吃法特别,与别处的馄饨完全不同。馄饨多为白萝卜馅,或者空心,蒸好后,碗底放些许馄饨,浇一大勺热腾腾的馄饨臊子,配四碟小菜,这就是过事或者过年时的待客早饭。我说起我们老家过年吃的是麦子泡,同事都很惊讶。因为在韩城,麦子所指的是用玉米磨成的粗颗粒,一般与红豆混合熬稀饭。熬好的麦子像微小的爆米花,有嚼劲。而我们说的麦子泡中的麦子指麦仁,与韩城所说的麦子完全是两种食材。
相传麦子泡有一段动人的来历。据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陕西关中遭大旱,饿殍遍野,有些地方竟出现易子相食的情况。澄县有个叫刘步蟾的大户,家财万贯,他乐善好施,平时常救济周边贫民。这次大灾,他主动放粮施粥。不料想,小麦无几,大麦盈仓。于是,他命家人把大麦舂后的麦仁,放在锅里煮熟,再加入豆腐、凉粉、肉片等,最后撒些辣椒面,煮几开后,肉烂辣香,灾民吃后都说味好,只是没吃饱。于是,刘步蟾又让人将过年祭灶的“枣山”(祭献的枣馍)倒进锅里煮,灾民吃后,觉得味道更佳,既香又耐饥。这就是澄城“正月二十三,麦子泡枣山”的来历。有人问刘步蟾这是什么饭?刘步蟾看到碗里的大麦仁,顺口说,这叫“麦子泡”。于是,“麦子泡馍”很快传遍全县。后来,麦子泡经当地厨师改进,成了澄城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老家过年时,家家都用麦子泡招待客人。要做麦子泡,首先要备好食材。主食材有:凉粉,豆腐,油炸豆腐,猪杂(猪心、猪肝、猪肚、猪肠),猪血,煮猪肉的腥汤,大麦仁(没有大麦仁,也可用小麦仁),酥肉丸子。再配四样凉菜,两个肉碗碗,外加油泼辣子与盐各一碟,共八碟。配食材:葱、韭菜。
要做麦子泡,必需有煮猪肉的腥汤。过年时,家家都要买一、二十斤猪肉。先检查猪毛是否除净。猪肉清洗后,入凉水锅中煮,水开后,撇去浮沫。肉煮熟,捞出,腥汤备用。用红薯淀粉打一锅凉粉。凉粉舀至盆中晾凉。切成大块,泡在凉水中,水没过凉粉,可存数日不坏。将买回的老豆腐,一般先上锅蒸15分钟。取一部分豆腐,切成薄片,油炸。猪内脏提前煮熟。大麦仁提前煮熟。酥肉丸子事先炸好。葱花放油锅中炒香,盛出备用。韭菜切成小段。
麦子泡的具体做法:将油炸豆腐从中间片开,切成细丝。老豆腐未油炸的,取一部分切成细长条,(长约5厘米,宽和厚约0.7厘米)。凉粉切成厚一点的长条。猪心、猪肝切成细条。猪肚、猪肠切成细丝。猪血切成细长条。油炸酥肉丸子切成片。
起锅加少许水,烧开,先将切好的老豆腐与猪血下锅,汆一下水。汆好后,捞出控水。倒掉锅中水。起锅,给锅中加入煮猪肉的腥汤适量,(若人多,腥汤不够,可添加适量开水。)锅中依次加入小麦仁、切好的猪杂(猪心、猪肝、猪肚、猪肠)、油炸豆腐丝、老豆腐、猪血。锅烧开,加入盐、花椒面、鸡精调味,再加入凉粉,放一大勺油泼辣子,放炒好的葱花,搅拌均匀,凉粉煮透,关火,再加入油炸酥肉丸子,撒些韭菜段。盛碗,开吃。
一碗麦子泡标配两个热蒸馍,四方形,俗称“碟碟馍”。热蒸馍揪成块,泡进麦子泡。热馍蓬松,极易吸收麦子泡的汤汁,非常好吃。吃麦子泡,同时就凉菜。麦子泡香气四溢,油辣可口,汤少,凉粉、豆腐多,有猪杂,有捞头。
吃麦子泡的配菜一般是八碟菜,常见席面上的配菜为:凉拌绿豆芽,凉拌红萝卜丝,凉拌芹菜腐竹,凉拌洋葱木耳、两个肉碗碗(热菜)翻扣至碟,一碟油泼辣子,一碟食盐。凉菜灵活,可随时令蔬菜变化。过事坐席,麦子泡管饱吃,你吃一碗,不够,再来一碗,直至你吃饱为止。
麦子泡,老家人过年时家家必做,自己吃,待客吃,从初一到十五,年才算过完。所以,做麦子泡的食材要备足。麦子泡好吃,但还是以大锅做的麦子泡好吃。每次我回老家,到县城,必去东六路,那里有好几家麦子泡饭馆,我必进店美美吃一碗麦子泡,以解乡思。
澄城麦子泡,油汪汪、香喷喷,辣忽忽,吃起来酣畅淋漓,让人回味无穷。如果有人问我回老家最想吃的美食,麦子泡一定是首选。当然澄县还有水盆羊肉、辣子豆腐、旋面、酒碟子、肉辣子、肉碗碗、烧吊子、面辣子、麦饭等特色小吃。
吃一碗热腾腾、香飘飘的麦子泡,那滋味——嫽扎咧!
作家简介
● 王文琴,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副主编。用文字记录生活。
➩没错,下一个上稿的就是您
原创 严肃 审慎 真诚 包容
唯有批评不可辜负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文学】创作基地
《现代作家文学》微刊
【现代作家文学】期刊
●选稿杂志:【现代作家文学】杂志【 河湟】杂志【作家文学】杂志【荒原春】杂志
●投稿须知:原创首发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文责自负,自己校对。如15天内未刊发,请自行处理。如有自愿打赏,用于平台维护,部分链接会加广告,补贴手机、网络流量,不理解的请勿投稿。
◆名誉顾问:李成虎 董守和 依凝
◆总编兼创作基地主任: 程启宏
◆主编: 严丽珺(审编文章)
◆副主编:王瑄(审编文章)
◆副主编:杨春兰(群管理、后台留言审核)
◆副主编:张维春(活动策划)
◆特约副主编兼评论嘉宾: 王文琴 雷萍 杨艳萍 胡朝阳 乔宪俊 梅常青 马吉明 任永贵 任剑锋 邹朝霞 侯进元 闫永红 张永萍(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摄影师: 王芳
图片文字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现代作家文学,是一种品质
现代作家文学|期待您的参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