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双柏:天气冷的时候,来大麦地温暖你!

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 尹文娟 尹丽雪)听说你的城市降温了,不知你穿秋裤了没?要是在纠结什么款式的棉衣上身不臃肿的话,那先别着急下单,大麦地的温暖能让你轻装过冬,小手不揣兜兜也不会冻得发紫哦。

大麦地镇内海拔高差突出,最高海拔2640米,最低海拔630米,立体气候明显,属典型的亚热带、热带河谷气候,日照充足,光热资源极为丰富,最高温度43.5℃,年平均气温22℃左右,全年无霜。冬季气候温暖湿润,沿江壮丽的风光、宜人的气候、原生态的养生美食、惬意的田园民宿、丰富的文娱活动,还有热情好客的彝家人民……在这里,冬日的阳光暖而不辣,微风轻而不劲,在这温暖的地方,让人感觉暖洋洋的,不再惧怕冬季的寒气。

赏壮丽的沿江风光

绿汁江畔风景如画。冬季的大麦地盛满了春的跃动,夏的狂热,秋的丰盈,当其他地方惧于寒冬的生冷而瑟缩在厚重的棉衣里的时候,双柏大麦地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温暖如春。冬日里,滔滔的绿汁江少了些许欢腾,但依旧是暖阳高照、芦苇飘荡、万物勃发的样子。沉睡了一年的芦苇花仿佛在一夜之间苏醒,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白白的、软软的芦苇花,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微风拂过,芦苇花又如那淑女,恬静、淡雅,舞动着袅娜的身姿,飞舞中透着灵气,在暖阳下闪耀着缤纷的色彩。江畔的芦苇花与江水相映成趣汇成绵延数十公里的银河,构筑起一幅冬日盛景,将蓝天白云下的绿汁江装扮得唯美浪漫。漫漫亦灿灿,在绿汁江畔与芦苇花来一场邂逅,晒太阳、戏江水、听江风、赏芦苇、扎帐篷,畅享真正的暖冬休闲时光。

现代农业盛景蔚为壮观。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子”挂枝头,绿之江畔别样红。因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麦地镇沿江一带初步建成了现代观光农业核心景区及以热区水果、冬早蔬菜种植为主的绿汁江沿岸现代观光农业经济带。沿河普公路而进,连片白花花的大棚整齐沿路铺开,依偎着绿之江,躺在大山的怀里,在江水两岸蜿蜒,白色的新式大棚连成起伏的波浪,只见一条笔直的水泥路把它平分两半,开阔壮观。大棚下更是别有洞天,一排排西红柿藤蔓上挂满成串的果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煞是惹人喜爱;一串串全中国最早上市的葡萄精品“阳光玫瑰”绿中透黄,牵引着你的思绪,脆嚼一口玫瑰芬芳的水嫩阳光,这颗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葡萄,带您返璞归真,也带领无数群众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棚外冰糖橙饱满多汁,甜香四溢,让人们驻足树下如痴如醉;茄子、青椒、七叶瓜、无筋豆等原生态蔬菜应有尽有,争奇斗艳,正是采摘的好时节。如此壮阔的现代农业盛景,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地”,是冬季观光打卡、品尝采摘,体验现代农业、纵享田园生活的优选之地。

品原生态养生美食

香疙瘩鸡唇齿留香。生活有万般滋味,香疙瘩鸡就是其中一种,香疙瘩鸡又称新街风味鸡,是大麦地的地道养生美食,来到大麦地,必吃香疙瘩鸡才算圆满。香疙瘩是在海拔较高一带生长的一种树根,这种树学名木姜子,又名木香子、山鸡椒、山胡椒,是一种落叶灌木,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在做菜时当做调料,口感清凉、微辛,有开胃健脾的功效,老少皆宜。这种树当地彝语叫“西沙”又或“西梢”,味道独特,野生的香疙瘩更是香味浓郁,香疙瘩的清香混着土鸡肉的清甜,冲撞着食者的味蕾,鸡肉嚼在嘴里,鲜嫩、香甜,味道喷香四溢,食后满嘴余香,使喜爱之人念念不忘。因野生的香疙瘩难以寻找且数量较少,所以香疙瘩鸡也成了彝家人招待贵客的菜肴,是大麦地镇一张颇具特色的养生美食名片。2019年香疙瘩鸡制作技艺被列为楚雄州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原生态牛羊汤锅口感鲜美。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让大麦地的黄牛、山羊膘肥体硕,肉质细嫩,一碗味道鲜美的牛汤锅、羊汤锅是当地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每到节庆,大麦地集镇汤锅美食一条街上热闹非凡,邻乡和当地的商户前来经营特色的牛羊汤锅餐饮,掌厨师傅忙碌着为来宾们制作新鲜的牛羊汤锅,选用的是本地放养的黑山羊和原生态养殖的黄牛,经过两到三个小时的熬煮,乳白色的牛汤、羊汤鲜香四溢,营养丰富,冒着热气的牛羊汤锅被陆续端上桌,游客、群众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品一口热气腾腾的羊汤,从口暖到心,充满烟火气的牛羊汤锅凝聚了人气,增添喜气,群众、游客吃得开心、玩得高兴,深度体验大麦地的独特魅力。大麦地当地的群众从小就喜欢吃牛羊汤锅,尤其冬季吃羊汤锅还有暖身驱寒、健脾温中、补血益气、养肝明目等多重益处,一筷一勺里的麻辣鲜香,不仅是冬日里的味蕾享受,更是一种养生之道。

烤乳猪令人垂涎。早在西周时期,烤乳猪就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烤乳猪历史悠久,地位非凡。在双柏县大麦地镇,烤乳猪作为特色菜之一也占据宴席很高的地位,是绿汁江两岸“纳苏”人民招待远方贵宾的特色美食,深受群众和外界食客喜爱。大麦地烤乳猪选用的是2—3月大本地不喂饲料的土猪,尤其是撒坝猪和小香猪为**,去毛去内脏后,将盐、花椒、辣椒、葱姜、桂皮香叶八角、蜂蜜水等配料混合,均匀涂抹腌制2小时,采用最传统的木炭和手工转动耐心烘烤约4—5个小时,直至乳猪全身金黄,冒出的油脂,散发的香气飘出百米,引得周围的人垂涎三尺。烤乳猪因用材珍贵,制作工艺繁琐、烤制时间长而显得弥足珍贵。

住惬意的田园民宿

江畔旅游营地露营野炊。冬日里,到大麦地汽车旅游营你可以尽情享受江畔露营野炊的乐趣,营地位于普龙社区普龙新村,距离集镇约2公里,有游客接待中心、品茶室、烧烤区、露营区、戏水区、住宿区、餐厅、户外健身区、垂钓区、停车区、篝火晚会广场10余个区域,休闲设施、游览设施齐全。营地与180亩的有机果蔬种植基地相连,具备旅游观光采摘条件。可晨听江风,昼戏江水,晚赏彩霞,夜探星空,或在一杯茶里消磨整个黄昏,在半个梦里看满天繁星。一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慢时光,就这么简单!

临江民宿慢享人间清闲。沿绿汁江逆流而上,到大麦地镇立新街体验彝族特色民宿查姆老屋,感受带着原始气息的农耕文化和千年之久的查姆文化,在青树下冥想,在茶室看书喝茶,在秋千上打盹小憩。老屋在红灯笼的环绕中更显静谧和悠闲,吹着风窝在摇椅中,把自己放空,享受无我的精神境界。追随绿汁江源头而上,来到峨足村田园居农家乐,傍晚坐在院心,与世隔绝,听着江水滚滚向前,看月光洒在江水上,吃着烧烤喝着啤酒,与朋友谈天说地,在山水中纵情高歌,或吟诗作赋,或把酒言欢。累了,就躲进绿汁江的怀抱,在江水声的催眠中甜蜜睡去。

体验丰富的文娱活动

非遗文化璀璨多样。大麦地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中心,这堪称全镇的民族文化“博物馆”,内有陀螺场地和特色民族文化及非遗项目展室,耀眼夺目的展品好似在诉说着它的背后的历史,在这里可邂逅技术高超的“陀螺王子”即省级陀螺传承人木天光,免费现场教学打陀螺,再来一场文化盛宴,看一看彝族“圣经”《查姆》、陀螺及奖牌墙,还有色彩绚丽的堆绣、古朴农耕文化展品、原始的老物件等处处彰显彝族儿女的勤劳与智慧。

民族舞蹈绚丽多姿。大麦地镇是双柏“三笙”之一小豹子笙的发源地,来双柏,就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舞蹈体验之旅。在大麦地镇小豹子笙远近闻名,被誉为古傩戏傩文化的“珍存”。表演中,舞者脸上、身上画有五彩的豹纹及日月星辰图案,以棕叶遮羞,手持木棍,头顶戴插箐鸡毛的棕蓑帽,合着鼓、锣、钹伴奏声,摹仿豹子的各种动作欢快地起舞。边跳边舞进入村中各家巡游,最后到各家各户和庄稼地里撵鬼驱邪除害,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平安吉祥、人畜兴旺。节日里及农闲时节,彝族兄弟姊妹们有歌必有唱、有唱必有舞,他们还以舞会友,围成一个大圈,双手拍掌,膝盖微弯曲,踏着节奏,前后摆动,节拍鲜明,欢快自如地跳四弦舞,亦或背上花鼓,来一场热情奔放的花鼓舞,动作干净利落,粗犷豪放的花鼓舞,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更催人奋进。

民族体育强身健体。“打陀螺”这一民族体育活动在双柏彝族群众中流传较广,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远古时代狩猎记忆的一种呈现方式,它已成为彝族人风俗习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张扬着力与美的活动,从《查姆》史诗中投射出来,便是彝族人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进取之心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一个活态反映。在彝族聚居较多的大麦地镇,打陀螺传承已久,且范围较广,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的特点,深受彝族群众的喜爱,打陀螺技术在省内小有名气,大麦地镇也因此有了陀螺之乡的美誉,打陀螺还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缩手缩脚的冬天,不妨来大麦地镇邂逅“陀螺王子”,与当地群里来一场打陀螺比赛,不仅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结交朋友,更是对千年文化的一种阐释。

寻彝医药奇书长寿秘诀

彝族医药奇书《齐苏书》成书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年),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十二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雨龙公社蚕豆田大队新村小队彝族民间医生杨思有家,发现的历代传抄的彝文医药书,经整理后而得,是彝族民间至今发现最早的医药书,被视为彝族医药的珍宝。“齐苏书”意思是记载药的种类的一本书。该书载有八十多种病症,二百七十多味药,二百八十多个方剂。病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疑难杂症等。书中所述病种药物,以群众易找到的为主,即有一病数方、一方数药、一药数用的特点,是一部运今发现的鲜族最早的医药专业书籍,不仅具有医药实用价值,而且有历史、哲学、语言等方面的参考研究价值。

彝族医药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药方和治疗方法,成为中华医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大麦地当地与此书有缘的老人那得知,民间老医生杨思有得到《齐苏书》后深入钻研,经常上山挖药,到处治病救人,中医医术较好,在镇内小有名气。杨思有平时喜欢饮酒,有次到野牛的松树林村医治病人,喝酒后在返回的途中摔下山崖,摔断腿,还受了内伤,差点丧命,最后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治好了自己。不光是杨杨思有,多年以年来,大麦地镇很多民间“草太医”靠《齐苏书》医治了无数的病人,不仅在传递医学智慧、保留勤劳品质的同时,还在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进程中悟出了自己独有的养生长寿秘诀。

冬天,就要靠近温暖的人和事,到一个暖洋洋的地方,活得热气沸腾。上个冬天你在哪抗冻呢?这个冬天,快来双柏吧,大麦地的暖冬“暖”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