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华镇:春色最浓在田间 高粱移栽正当时

来源:皇华镇 发布时间:2022-04-25 11:14:44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谷雨前后,正是高粱移栽好时节。连日来,皇华镇高粱种植户正忙着抢抓农时,移栽高粱。拔苗、起梗、挖窝、栽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8450289b891f42f09952bac4da23ad98.jpg

皇华镇结合产业规划和市场经济效益,结合撂荒地治理,大力发展有机高粱产业,同时推动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实行订单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种植,以“党建+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使高粱壮大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

党建+专合社,规模种植保增收

在龙田村高粱示范园区,一株株刚入土的高粱新苗在微风下轻轻摇曳,和忙碌的群众身影一起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耕生产画卷。“龙田村之前主要种植烤烟和玉米,去年合作社集中流转村民土地大面积种植高粱后,土地得到轮作恢复。合作社由4名党员带头,实行‘党建+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种植高粱1500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获得收益,后期还考虑套种一些大豆,增加整体经济效益。”蔺州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成员龚安彬介绍道。

“我们早上八点来干活,干到晚上六点半,一天收入是100元。就在家门口上工,方便照顾家里,今天来务工的村民就有30人左右。”龙田村村民梅小琴说,“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专合社,我在园区里面务工,光移栽就可以干近1个月,比自己种玉米划算多了。”

“政策+”模式,荒地变高粱“宝地”

在金星村,昔日的荒地如今一片繁忙,村民们正在整理刚复垦出来的撂荒地,准备移栽高粱。“近年来,因为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一些偏远的土地被撂荒。今年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金星村采取‘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大企业+小业主’模式,发挥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牵头抓总的职能,由联合社与农户签订耕种和流转协议种植高粱,前三年联合社出资开垦撂荒地并免费使用,三年之后根据地力情况给予100-400元的租金,并根据成员股份情况开展分红。”皇华镇乡贤人士联谊会会员、金星村党支部书记熊胆说道:“全村共复垦400多亩,我自己也带头复垦120亩地种植高粱,真正让撂荒地变高粱宝地。”

村集体+大户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在大坝村,村集体公司育苗棚里的400亩高粱苗亟待移栽,副主任孟江西正忙着发布招工通知。今年是大坝村村集体公司种植高粱第二年,2021年种植高粱村集体公司收入就达到12万元,实现集体经营收入翻番。“高粱种子、大豆种子都是免费领取的,还提供技术培训,去年帮村里种,今年自己当老板了。在村集体的带动下,今年种植了12亩,按照保底收购价,今年收入至少能有30000多元。”大坝村稳定脱贫户吴其均满足地说。如今在大坝村像吴其均这样的种植大户就有19户,全村共种植高粱1300余亩,不仅群众致富增收,也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渠道。

今年,全镇将种植高粱12000余亩,其中撂荒地1100亩。预计产量3000吨,以7.4元每公斤计算,将实现产值2220余万元。目前,全镇已完成高粱移栽3000亩。(皇华镇  刁思德)


皇华镇 春色 田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