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保泰 鲁沂文学 2023-06-02 09:05 发表于山东

今春,谷雨节气的前一天,我弟兄几人随旅行社,去高密《红高粱》影视城游览。

早晨,乘大巴车前往。八点半到了目的地,刚下车,映入眼帘的是成行成排的绿荫垂柳,婀娜的柳枝随风摆动着少女的腰肢,眼前这红的蓝色的大巴车,点缀在柳林当中,真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站在停车场,透过罅隙的柳枝缝隙,向周围远望,此地地势平坦而开阔,随游客队伍移步前行。

在一旁,有一排高大的建筑群,其中有一个高而庞大,造型奇特的拱型门口,中间门的门楣上方几个醒目的“红高粱影视城”大字。门两侧是两个城头堡。走近看,整个拱型门,门头墙的外表,都是高粱米穗的轮廓,而下端将高粱秸的根部插在门两侧的大瓷缸里,形成了一幅完美的浮雕画面,附带着两侧各有两个小拱形门,并且,浮雕表面涂有鎏金色,可见,工艺颇好。挺拔的高粱秸秆,沉甸甸的高粱穗,惟妙惟肖。

过了一会儿,九点钟,大门敞开了,跑出了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手持鼓锤,上衣白色系带马甲,伴着红色裤子的戏装行头,每人跑到门前架起的四面大鼓。没留意是什么号令,“咚咚”四面大鼓同时响起,四个小伙抡起了鼓锤。这时,从门口,迈着轻盈脚步飘出了两队少女,每人整个装束是一身红色,包括鞋子也是红色。紧接着,喇叭里奏起电视剧《红高粱》中《九儿》的插曲。少女们随音乐翩翩起舞,表演出优雅的舞姿,少女们黝黑的秀发扎着红色头绳,眉宇间配着晶莹的眼睛,更显出仙女的体态。让观众感觉置身在这群舞之中。随着,又出来一股身穿粗布,舞枪弄棒的少年,武打起来……

开门表演结束,游客的队伍,排队打卡走进影视城院,

刚进院。是一彩色门厅,门头顶部是小庑殿顶样子,门楣的当中是一画轴样的展开“红高粱影视城”,两侧的对联“淳风醇俗焕万载遗情,盛世胜景传千年文化。”进门是由红灯笼组成排列的红色长廊,给游客以心潮澎湃的感觉,走出红色长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城门,并且都是用花岗岩石砌成,墙顶是规范的垛口。拱形的门洞,用一块块方形石块整齐的划弧。城门顶部,有一木质的阁楼。城墙上插着红黄不一的彩旗。

穿过门洞,紧接着是一道屏障,红红的高粱穗,颗粒饱满,碧绿的叶子,走到近处看,才知是人工仿造的,当前还摆放着成排的酒坛。让我们想起高密高粱酒的名气。向旁边一看,《红高粱》电视剧中的主角“九儿”身穿红衣站在旁边(剧照)卖酒。同时,桌子上还摆放着“红烧肉”,一看是那样的逼真。

顺着卖酒摊向右拐,又是一条彩色花棚似的廊道,看样子,到了晚上,灯光会耀眼闪烁。透过花棚两侧看去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金黄的油菜花。这时,美女帅哥们等不得,急忙上前与油菜花同框。

穿过花棚,是一条小溪,且有一拱型小桥,桥头有一棵古树,树干表皮层层翘起,枝条虬劲弯曲,桥下流水潺潺,不禁,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人们抢着拍照,近出一看这树,不必说赝品,是塑造的,可见,艺人的工艺制作高超。

又走几十步,来到山寨门前。这山寨门墙是用木桩搭建的,木桩前根部用沙袋围砌,门上亭楼有瞭望亭,还站着几个“卫兵”。可谓木质结构,门上的匾额正楷“占鳌寨”。看其名,便晓,是霸气的名称。

第二道门是石头门,有门洞并且连有围墙,围墙上有垛口,隔一段,墙顶设有瞭望哨楼。显得比较威严。走进石门,左右有很多的小茅草屋,看到右侧土台子上有一处茅草屋,是电视剧《红高粱》中,土匪余占鳌干娘的住处。拾级而上,走上台阶,进屋看,黄土墙、土炕,摆设简陋,炕上还有当年的大红花被。据说,当年土匪余占鳌经常藏匿在他干娘这里。站在院内,环顾四周,这房宅,纯粹是一桩山乡住房。走出院子,可见,左侧的山寨围墙顶部,宽而踏实,坚固。可见,山寨主,当年经营时也枉费心机。

向北走是抬轿班人的铺舍,屋内抬轿班的大炕。(其实,这样的铺子就相当于当今的婚庆公司,承办的业务。)谁家有结婚娶媳妇的,就来找他们,便给筹办花轿,帮忙娶亲。《红高粱》的故事,就是出在这班抬轿人身上,他们抢亲害人。抬轿班住处有长炕,叠好的被卷,房屋西间的大炕是账房先生的炕,炕上有炕桌及煤油灯。

抬轿班的东邻房舍,是新娘房,房内花花绿绿,房门口挂着红门帘,比较新鲜。但是,全是旧时代的一套,

在抬轿班门前,穿过一条石板路,有一宽阔的平地,是山寨人的练武场,且有头领的观阵台。台子中间架起一个方形的“武”字框,当走到时,场地上正在演出。

随后,向东左转,来到当年剧中,“单氏酒坊”,进门看到,造酒的车间很宽敞,中间是造酒的机器和锅炉,有压榨酒的大木桶,周围货架上摆放着造酒的麯。如同烧砖厂的砖坯,将一块块的摆放整齐,晾干(模型)。紧接着,走到通向地下室的台阶,下台阶,看到了地下室,原来是存酒的库房,有大小不一的酒缸,成排成行。分二十年,三十年的酒缸。

参观酒坊车间后,沿一石道向北走,有一个经多年风吹雨打的拱形黄土门口,并且连着土墙,好似大西北高原的景致。其实,这个土门造型,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中,就有如此的土门。

走出土门,也就是影视城的后门。应看到,这影视基地,虽是为拍摄影视准备的场地,但是,应该看到这房舍建筑,道具里面蕴涵着旧时代高密地区的文化,建筑造诣,当中的艺术展示了设计者的匠心智慧。

走出影视城土门,实际还属于影视城的范围,向北约相距二百米,又有一道青砖砌的城墙,门口朝东,拱型门上方的匾额有“聚星门”三个字,从东大门走进聚星城,这与影视基地是另一番天地,城中间是一条东西走向较宽阔平坦的街巷,两侧的房屋造型风格不一,门头,匾牌招牌,色调各异,一看就知道是一条商业街。当然,其中由现代建筑,也有旧式建筑,风格不一。

有商铺,有工艺加工作坊,还有食坊,酒馆,衙门等。街中有县衙,县衙门口上方有“高密县衙”匾额,对联“兴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朱漆大门。同时,两面打鼓,架在两侧。走进县衙院子,先见牌坊等。县衙内集中介绍了一九三五年,高密县长曹梦九为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为民除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成立抗日游击大队,自任大队长。老百姓称他为“半文半武”的官。

衙门北侧,有文渊阁,高大的楼阁建筑,飞檐廊轩,共有五层,分为九相风范等六个展区。楼阁的围栏台阶都是采用汉白玉,很宏伟的气派。踏着台阶,拾级而上,走进二楼看到,室内是一个敞亮的展览室,墙上分别悬挂着,高密历朝历代为高密乃至中国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事迹。这当中有文官武将的画像,及生平介绍。上至有汉朝、晋朝,下至有民国等时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历史上最廉洁的最长寿官员晏婴。有,郑崇,西汉,高密人官至尚书仆射,为汉代著名谏臣,传授《汉书》。

王仲宝,北宋密州高密人,官至左屯卫大将军。为宋代名将。

綦汝楫,清代高密綦家村人,顺治年间进士入翰林,文院学士。

还有,清代清正廉洁闻名于世的刘统勋,刘墉父子等。

展室中,有画像也有雕像,还有古代的匾牌(真迹)。

下楼,离开文渊阁,同游人非常感慨,高密这个地方虽小,但是人杰地灵。

相信,高密的明天还会更好。

作者简介:胡保泰,男,字山言,网名山脚人家,山东青岛人。多篇散文、小说,分别发表在《半岛都市报》、《财经日报》、《青岛晚报》、《崂山春秋》、《青岛好人》、《市北文学》、《新视听》、《当代散文》、《城阳纵横》、《黄海文潮》、《城阳文艺》等多家报刊杂志。2013年作品入编《乡情民俗》。主笔编纂《崂山五中校志》。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青岛城阳诗词学会会员,蓝月亮文学社会员,即墨文学研究会理事,《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出版合集《梦在蓝天》、《追梦》、《青岛市民间作家》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