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四大基础香型,除了米香型之外都是主要用高粱酿造的,为什么这么多的粮食,最后大多数的白酒用高粱酿造呢?这要先从高粱在中国发展说起。

高粱并不原产于中国,而是产自东非的古埃塞俄比亚,距今2800年前,高粱随着阿拉伯商人船队,从东非区域沿海路到达印度。再经过近两千年的时间,到宋辽时期,中国人才发现了高粱这种从印度传过来的粮食。

由于高粱对生存环境要求低,在战乱纷飞、粮食短缺的年代,高粱很快就成为了中国人普遍种植的粮食之一。在传入中国短短的一百年间,高粱就种满了北方大地。

但是高粱单宁重、淀粉含量高,而且口感粗糙,一直难以成为精贵的粮食,一直都是只有穷人才会吃的粮食。在粮食紧缺的年代,高粱的确解决了很多人的粮食问题,但当生活逐渐富足之后,多余的高粱逐渐就被他用了,比如酿酒。

尤其在宋元时期,白酒蒸馏技术传入中国,高粱迎来了价值最大化的应用,人们发现高粱酿酒出酒率高,能够酿出很好的烈性酒,所以那时候白酒也称为烧酒。到明朝的时候,朝廷为了治理水患,下令广种高粱。以其桔杆加固河堤,剩余的高粱籽除做民食及牲口饲料外,全部用于酿酒,极大催生了蒸馏酒业的蓬勃发展。

由此,高粱代替稻米等作物,逐渐成为了中国人酿酒的主要原料。高粱单宁高、淀粉含量高,而且这种口感不好的粮食用来酿酒,极大缓解了“酒占人食”的骂名。在漫长的酿酒史中,中国人用包括但不限于大米、糯米、小米、玉米、小麦、大麦、荞麦、豌豆,甚至红薯、甘薯、马铃薯等一系列作物酿酒,然而却没有任何一种酿出的酒能和高粱相提并论。

随着酿酒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也逐渐开始改良高粱品种,比如用来酿造酱香型白酒的贵州红缨子糯高粱,这是贵州特有的高粱品种,也成就了酱香型白酒的美名。酱香型白酒酿造讲究九蒸八烤,七次取酒,以往的北方高粱,由于壳薄、支链淀粉含量相对低,难以达到工艺要求。但红缨子糯高粱不一样,壳厚、淀粉含量更高,能够持续蒸煮、发酵、蒸馏,从而能够九蒸八烤七取酒。

金沙古坛酒

高粱进入中国的酒文化圈也仅仅是最近几百年的时间,但其和白酒的高度契合,让它迅速得到了认可,而且在食用口感不佳的情况下,很快找到了**的用处。这不仅仅是高粱本身的价值所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所在,让我们今天得以享受到各种香醇的美酒佳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