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王丙乾酒“第一生产车间”又开始忙碌起来。
成熟而饱满的红缨子高粱低下头,垂弯腰,满溢出丰收的喜悦。粮农手起刀落间,穗子与高粱叶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和鸣,最终在大地上汇成一股丰收的交响乐。
一瓶王丙乾酒的醇香,就从王丙乾有机高粱基地里的丰收开始。
走进王丙乾酒高粱基地,粮农正在加紧采收。勾、拉、割、放,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红彤彤的高梁穗就装满了背篓。
为了确保今年高粱采收圆满完成,王丙乾酒厂成立了专门的收储小组。在高梁基地设立站点,指派专业验收人员,进行严格检测后才能入库,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收储环节全流程保障。
在高粱验收方面,王丙乾酒对品质的要求非常严格。理化指标要求千粒重在16g至22g之间,水分不超过13%,总淀粉含量不低于60%,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要在合理区间;
感官方面必须具有优质高粱固有的气味和色泽,一般为红褐色、深褐色、褐紫色,颗粒坚实、饱满、均匀。只有符合全部要求的高粱才能投入生产。
好粮是酿好酒的基础,实际上,要种好高粱并不简单。
凡农事,皆讲究“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
“天”指最合适的时令季节。
高粱育苗通常在清明时节,前后持续一个月;粮农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海拔和气候确定具体的育苗时间。如果过晚,高粱会因为温度升高,生长发育太快而产量降低。相反,如果时间过早,高粱受低温影响则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出现烂种或者死苗现象。
高粱成熟以后,粮农还得马上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采收晾晒。留给他们的通常只有十余天时间,是一场经验与速度的“赛跑”。
“地”指地理环境与水源。
高粱种子扎根土地后,“倒春寒”就成为了粮农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他们会覆盖地膜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水分,或将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此外,高粱不喜旱也不喜涝,粮农采用沟渠引来山泉,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最重要的其实是“人和”。
在大约130天的生长周期里,红缨子高粱时时刻刻都在被精心呵护。不施化肥、不使用农药,严格按照有机原料的要求种植。
一直以来,王丙乾酒把红缨子高粱种植基地,视为“第一生产车间”, 从源头重视红缨子高粱的品质、培育、种植与养护。在田间地头守护好王丙乾酒高质量的第一道关,努力确保王丙乾酒酿造原料优质稳产,从一颗种子出发,构筑每一滴美酒的质量屏障。
一季好红粮,一瓶好酱酒。
不久后,经过层层筛选的红缨子高粱在重阳下沙时节,将被运往王丙乾酒酿造车间,跟随百年王茅的酿造工艺,化为滴滴优雅细腻、茅香突出的王丙乾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