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廊坊讯(张泰源 刘磊 焦国远 文/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车又名吉祥轮,八卦风轮。在民间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具有驱魔镇宅降妖之功,寓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风车看似简单,却承载着老一代人的儿时记忆和抹不去的乡土情怀,也是雷打不动的庙会常客。
“剖秫秸二寸,错互贴方纸,其两端纸各红绿,中孔,以细竹横安秫竿上,迎风张而疾趋,则转如轮,红绿浑浑如晕,曰风车。”明末时期的《帝京景物略》中是这样描述它的。
在固安县柳泉镇郝家务村,坐落着一户传承了近200年中国传统风车制作技艺的人家。6月21日,记者采访到了该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王克学。
传说:风车起源于周朝
盛夏时节,风光旖旎,麦浪滚滚……
记者走进王克学家,一进门就看到了各种样式的风车整齐地排列在墙壁的一边。传统2轮风车、7轮创意风车、36轮大型风车……造型各异且颜色绚丽。
王克学告诉记者,关于风车,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周文王时期,王母娘娘的侍从十头鸟因偷吃天庭的米而触犯了天条,被砍下一个头后贬入凡间。此鸟来到凡间后却不知改过,反而到处害人。文王不忍百姓受苦,命姜太公设法为民除害。于是,姜太公就用乾坤与八卦风转来驱除此鸟。八卦风转上有12条黄色绫线作为风转的叶片,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姜太公命人将八卦风转做好后放置在乾坤杆上,乾坤杆上贴有四道符,代表一年的四季。借由风力让八卦风转不停转动,象征时时刻刻都能降妖除魔,让百姓平安生活。
后来,百姓纷纷仿效此法。但当时一般人不能使用乾坤与八卦,于是人们将八卦风转改称为风车,黄色绫线改成了红、黄、绿三色,乾坤杆也改称天地杆,并在杆上加了泥鼓。风车转动的同时带动了短棍敲打泥鼓,在视觉与听觉上都能增加热闹的气氛。而“风”与“丰”同音,因此风车也带有祈求丰收的涵义,民间也有“风转风车转,车转幸福来”的说法。
手艺:小风车大讲究
高粱杆儿、胶泥圈儿、彩纸条儿……这是传统风车的模样。
王克学6岁时就开始跟爷爷学习制作风车,15岁时学有所成。1996年,他退伍后,回家拾起了祖上留下来的传统风车制作手艺,常年走访于北京的各大庙会出售风车,以此为营生。王克学告诉记者:“从老祖那辈起,我家就开始做风车了,传到我这已经五代了。”
“嗒嗒嗒嗒嗒嗒……”在巷子深处,一台老旧手推车,伴着阵阵清风,风轮带动着短棍敲打着泥鼓,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这是很多人儿时的场景。
谈及风车,王克学眼眸里闪耀着点点星芒。“别看这小玩艺儿简单,讲究可大着呢。”他拿起一架风车讲解,风车制作工艺繁琐,从风车架子、鼓帮、到鼓面、风车轮至少需要四、五十道工序,其中用于制作泥鼓的黏土非常讲究。“要选择黏性大、不僵硬的土,把泥浆过滤、沉淀后做成大小标准、薄厚一致的鼓帮,放置3至5天阴干。鼓面是用比较薄的牛皮纸做的,粘鼓面时要绷平,松紧合适,这样鼓锤敲打时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每年,王克学都会在他的地里种上2亩高粱。他说:“我的风车架都是用这高粱秆做的,杆又硬又直,为风车增加了美度,关键是我自己种的。”
成功:传统风车在他手中走向世界
风车象征着事业滚滚向前、蒸蒸日上,也象征着生命富有活力,流转不息。
目前,王克学制作的风车有几十种,最大的有一百余个风车轮,最小的仅一个轮。20多年来,他制作了10万余架风车。如今,他的风车已经成为各大庙会、节日庆典的重要传统文化产品和民俗玩具。2008年,王克学特制了600架奥运五环风车,深受市民喜爱,在北京的庙会上一经亮相便受到了热烈的追捧,不到3天就被抢购一空。
“嘿嘿,没想到这小小的风车,竟让我出了国。”王克学摇晃着手里五颜六色的风车,美滋滋地说。别看他家世代务农,却凭借手中小小的风车,见识过大世面。今年3月24日,王克学带着400余个风车参加了由北京市政府等单位举办的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活动。他身着中国风服装,舞动着手中的风车,每动一步,风车上的泥鼓随着他的舞动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所到之处,总被众多外国友人驻足围观赞叹,成了展会上最畅销的商品之一。
风车虽小,但它却透着三角、几何、气象和动力等原理。以前买风车,由于没包装,往往没运到目的地就损坏了,现在王克学把风车改装成可拆组的,装在盒里,方便携带。“今年9月份要去丹麦参展,之前由于运输不方便,带的风车少,很多外国友人没有买到,感到很遗憾,这次我特意准备了2000余个可组装的风车。”
传承:风车技艺代代相传
小轮旋转,代表着祈求风调雨顺,小鼓的敲打声象征着和谐之音,红、黄、绿的彩条是阳光、大地、蓝天的象征。风车转起,好似一个七彩轮,转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不减工序,不图省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这是王克学对自己的要求。因工艺繁琐,手艺越来越难以传承,他希望能够后继有人,便把这门手艺传给了18岁的儿子,让传统风车在庙会上永远延续这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曾经有很多商人找到我,希望能让风车批量生产,但这样就保证不了质量。传统的技艺一定回归到手工制作,这样才能保证原汁原味。这也是传承的意义。”王克学说。
2015年5月,王克学的中国传统风车制作技艺入选为固安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