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奇的北纬30度,有一个地方叫利川,有一种情结叫“粑粑”,生活在利川这片土地上的土苗儿女都是吃着“粑粑”长大的,可以说,每一个利川人只要提到“粑粑”,瞬间就能想到那弥漫在岁月间的滋味。然而,社会的快节奏化,利川人那份做“粑粑”的耐心正在消失,很多“粑粑”我们要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还有一些可能成为记忆,永远也尝不到那滋味了。

汤粑(汤圆)

汤粑又叫汤圆,在利川,吃汤粑主要集中在正月或者请人插秧的时候,以前,每逢过年都要准备年货,汤粑粉是必不可少的。利川的汤粑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小汤粑,一种叫大汤粑,小汤粑有鹌鹑蛋大小,往往和甜酒煮在一起吃;大汤粑比鸡蛋大一点,里面有馅料。汤粑主要有糯米做成,口感劲道,又不失爽滑,那时大家坐在一起吃汤粑,总是一派和睦喜气的景象。

粽粑(粽子)

粽子,以前利川人叫粽粑,每逢端午节必吃,以前都是自己做的,端午前就会把糯米准备好,还要上山去采集粽粑叶。每年在端午前夜就会把粽粑包好,煮熟,第二天端午节就可以吃了。现在粽子什么馅的都有,还是喜欢以前那种没有馅,蘸白糖吃的那种。

高粱粑粑

在利川的年轻人,可能有好多都不知道什么是高粱粑粑了,高粱粑粑是用红高粱做成的,圆圆的,红红的,小时候吃过,现在都记不得是什么味道了。相信,在利川这东西可能都快绝迹了,在难吃到了。

糍粑

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以前在利川,糍粑不仅是一种吃食,还是嫁娶必须准备的物品,坐席吃饭时,喜娘新郎必然会给客人两个小糍粑。以前,家家都会做糍粑,把煮熟的糯米放进对窝,使劲打烂,然后取出来做成饼状。

泡粑

泡粑是一种经典的传统手工小吃,主要是用大米粉、糖等做成,口味甜,吃一口泡粑,香甜、松软、可口。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东西了,可以买,一两毛钱一个,也可以做,但是不能做多了,吃不完,放久了会变成酸味了,利川汪营泡粑最有名。

苞谷粑粑

芭蕉叶或者桐子叶,三角形、金黄色,这是苞谷粑粑给利川的第一映像。苞谷粑粑用苞谷磨成稠浆,苞谷一定要嫩,然后捏成手掌大小的块状蒸熟后即可,一般为三角形,然后用芭蕉叶包好。苞谷粑粑形状较大,通常为黄色,味道甜美。

清明菜粑粑

清明菜粑粑,在恩施,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或吃过。清明菜粑粑是用清明菜(一种艾叶)做成,艾叶必须熬煮焯水,在簸箕中揉搓,去其苦味,然后和其他材料一起做成粑粑。小时候,到外婆家总要在田间去摘一些极为鲜嫩的清明菜,拿回家后外婆做成清明菜粑粑,清爽可口,好吃得不得了。

来源:网络综合,在此致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