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记忆犹新的是,粘高粱在我童年时算是好吃的东西。
清楚地记得,当年蒸的黄的、黑的饼子中间那层红色的粘高粱,黄的应该是玉米面的,黑的是地瓜面的,这两样都是不好吃、不爱吃的,小时的我们总是像小猪一样,嘴巴拱掉那不爱吃的外层,专门吃里面的红色粘高粱的,有时也慢慢啃掉外层,把内层的红色粘高粱小心地捧在手里,一点点一点点地留着吃。现在小朋友们是很难想象没有食物时怎样吃东西的。
上了年纪,物质高度发展了,还在思念。有次思念到心疼,忍不住给在农村生活的二姐打电话,托她找一些粘高粱,等我回家时吃。二姐还以为我这么大年纪又怀孕了呢,哈哈
二姐很快找到了,帮我留着,我回家时,二姐赶紧做出儿时的“夹糕”,我吃着,却没有了儿时的味道了。他们说,小时候没吃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肯定味道不一样了。
记得“芋老人传”中也是这个意思。
但我自己在家还是非常非常地思念,于是自己网上淘了五斤粘高粱面,我要继续复原童年。
其实,我知道,我现在思念的不是那时的物,我想念当年给我做饭的妈妈,是这种思念的味道,越来越浓。
当然,给小孩子们变着花样做一些杂粮食品,对他们生长是有意的。
今天,我改良了儿时的“夹糕”。
三分之一的小米面,三分之一的小麦粉,可能这两样还多点,少一些的地瓜面,和面用酵母发酵和,粘高粱面不用发酵,直接和面就行,发酵好的三合面用手拍成薄一点的长条,上面放上粘高粱面,然后包起来,切成一块一块的,再醒发一会,上锅蒸熟。
我吃起来感觉不错,外面甜甜的,里面粘粘的。
感兴趣的话,也试试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