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寒邪易伤人体阳气,所以冬季要注重扶阳补气。而“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常喝热粥,除了对驱除体内寒气之外,还可以在粥里添些健脾养血、益气的食材,可以扶阳补气。
腊八粥食材:
小米重养脾
小米重养脾:小米是五谷之首,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是进补的“上品”。煮小米粥时,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粘稠物,也就是粥油。粥油具有保护胃粘膜、补益脾胃的功效,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煮小米粥时,新米的补益效果比陈米好。
大豆重养肾
大豆重养肾:豆类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能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特别适合肾虚的人食用,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大米重润肺
大米重润肺: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滋阴润肺、除烦渴的作用。古代的养生家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同时,常喝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
小麦重养心
小麦重养心: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高粱重养肝
高粱重养肝:高粱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此外,不同人群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不同原料。
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故能传承百代而历久弥新。
中医有个顺口溜,要想皮肤好,粥里放大枣;想要不失眠,粥里放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要想解热毒,粥里加绿豆。
“定制”专属自己的腊八粥
适合老年人食用的腊八粥
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明显降低,多属虚寒之体,故有怕冷、四肢不温等表现。建议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和抵抗能力。老年人的腊八粥应以温补为主。
【原料】
糯米50克,花生、黄豆、薏仁、红豆各40克,红枣、栗子各6-8个,莲子15克,桂圆肉30克,糖1/2杯,水适量。
【做法】
1、黄豆、薏仁、红豆洗净后泡水4-6小时。
2、将黄豆、薏仁、红豆、桂圆煮至软熟。
3、糯米洗净,加入花生,红枣,莲子和去皮的栗子,煮约25分钟;再加入煮熟的黄豆、薏仁、红豆、桂圆,熬煮约20分钟即可。
适合妇女食用的腊八粥
妇女极易气血阴虚,腰酸背疼,所以妇女的腊八粥应以滋阴补血为主。
【原料】
黑米50g,红枣、枸杞、桂圆、红糖适量。
【做法】
1、黑米泡10分钟,加适量水,大火煮开,改中小火煮20分钟。
2、加入红枣、枸杞、桂圆熬10分钟左右。
3、红糖调味。
适合青少年食用的腊八粥
营养搭配对青少年很重要,所以青少年的腊八粥应该富含营养。
【原料】
糯米50克,小红豆100克、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各20克,砂糖适量。
【做法】
1、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
2、各种材料放锅中熬约1小时。
3、根据口味加入砂糖。
适合糖尿病人群的腊八粥:
【原料】
小米、玉米、高粱、燕麦、黄豆、黑豆、绿豆、红豆各40克,碎猪肉约100克,莲子、栗子各数粒,水适量,盐少许。
【做法】
1、豆类用冷水浸约30分钟,沥干。
2、莲子去心,栗子去皮。
3、水煲滚,先将豆类放入煮约15分钟,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滚后用慢火煮约45分钟,调味即成。
作者:惠州市中医医院 执业中/西药师 郑文敏
审稿专家:惠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药师 顾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