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读书好内容记录分享
麦补肝、黍补心、粟(小米)补脾、稻补肺、菽(豆子)补肾。
说了这么多,那么五谷到底是什么呢?要想详细了解五谷,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寒、热、温、凉和归经。对应我们的肝、心、脾、肺、肾,我们需要吃的种子分别是麦、黍、粟(小米)、稻、菽(豆子)。
虽然,吃五谷是没有问题的,但也不能盲目吃。因为五谷分别对人体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补益作用。
(1)肝气虚时,要多吃麦,尤其是莜麦
莜麦是一种对人体很有益处的谷物。莜麦跟燕麦不一样,莜麦需要满足“三熟”。所谓三熟是指:
第一,它本身是成熟了的;
第二,它要经过炮制,用火炒一遍;
第三,需要再把它蒸熟。
所以莜面的火性、温性特别大,因此肝气虚寒的人吃点儿莜面是很好的。
肝火旺的人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吃食—荞麦。
荞麦寒,北京人吃荞麦是和羊汤配着吃的,要不吃进去之后就会凉。但是,当一个人的肝火特别旺、肝气特别足、血压特别高,见火就着,身上有黄疸,甚至有出血症状的时候,就不能吃麦子了,应该吃稻子,补肺的东西肯定要克肝(金克木)。
(2)心气虚时,要多吃黍
当一个人心火特别旺,整天欲望强烈、兴奋得睡不着觉,还吃黄米糕(黍),行吗?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黄黏米;还有一种是秫,指高粱。 我偏向于认可后者的解释。
心火旺,应该吃些苦的东西泻一下心火,比如绿茶。
饮食上也可以吃些豆腐,水克火,补肾的同时也会降心火。
(3)脾气虚,吃东西吸收不了时,要多吃粟(小米)
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五谷就是小米。很多人跟我说小米是凉的,这是互联网上的答案,其实小米是温性的。
但是如果你喝的小米稀粥太稀了(我们管它叫“瞪眼稀粥”,就是端起碗能在碗里看见自己的稀粥。在古代,因为粮食少不够吃的时候人们煮粥就是一把米一锅水的比例),就容易排尿。
因为小米稀粥的味道是甘淡的,甘淡的东西就比较利尿。所以很多人吃了小米稀粥后,上厕所很勤,这是因为伤着肾了。
于是,人们就又想到了吃炒米,炒出一点儿焦苦的味儿,平衡一下甘淡的味儿。其实,这就像我们喝白开水容易排尿,放点儿苦的茶叶,喝完就生津是一样的。
以前,我们都是吃小米干饭,那会儿,大家总问:“你能吃几碗干饭?”觉得有点儿嚼不动的时候,我们就用一根木头棒子把它捣碎,掂成个小圆球。
真正的小米粥就是指这种干性的,不是那种汤汤水水的东西。孕妇产后喝的小米粥,还要把小米上面的米精、米油熬出来,那是最滋补的。
(4)肺气虚时,要多吃稻种
稻子,首先需要水,而北方气候比较干燥,所以稻子的产地主要在南方,叫水稻。
东北产的稻子也不错,但水稻寒性比较大,好多人吃完之后就容易产生胃酸。
那如果我们想吃东北大米,又怕大米寒会导致胃酸怎么办呢?其实只要在焖大米的时候,往里面加点儿带辛温之气的孜然或者桂皮,就可以平衡大米的寒气了(焖完之后只要把桂皮拿出来、孜然挑出来就可以了,也可以不挑)。
(7)肾气虚时,要多吃菽(豆子)
补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补肾需要吃豆子,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把一把地抓着豆子吃呀。于是就有人打豆浆喝。
事实上这么个吃豆子法,吃多了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腹中胀气,放屁还恶臭。
这是为什么呢?把豆子磨成豆浆只是好消了,但还是不好化。豆子的正确吃法是做成豆腐吃,并且最好吃卤水点的豆腐。豆腐本身磨得很细,而且既营养又美味。
我们小时候吃的都是现磨豆腐,取来一块儿,浇点儿胡麻油、拌点儿小葱、撒点儿盐,夹一小块儿放到嘴里,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不像现在的豆腐,都没有豆腐味儿)。
而且,豆子磨烂,煮沸以后,上面会有一层油皮。挑起来晾干,就是腐竹,那是豆子里面最精华的部分。
因此,补肾吃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或者吃腐竹,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是不宜多食豆制品的。
(声明:内容归原作者,仅做学习记录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往期内容精选推荐
▶ 为健康读书Day 36:柠檬水,被忽视的宝贝;哪些人群要少用酱油?
▶ 为健康读书Day 35:***钟老谈健康的六大基石。
▶ 为健康读书Day 34:今天我们来讲讲~是哪些行为让你的肝脏伤痕累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