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转出新气象 柳林县经济发展回暖向好
2017年,柳林县着力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县域经济全面回暖。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0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30176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1322元。
农业农村发展稳步推进,着力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困境,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1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4135万公斤。引导农民尊重和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积极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全年玉米种植面积8.5万亩,比上年减少1.12万亩,谷子种植面积6.1万亩,比上年扩大0.7万亩,高粱种植面积1.2万亩,比上年扩大0.62万亩;紧紧围绕产业扶贫,王家沟乡、金家庄乡、留誉镇先后与大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生猪养殖战略合作协议,每个乡镇建设1个万头养猪场。目前,全县已建猪场71个,生猪养殖规模由4.5万头扩大到7.5万头;由凌志农业公司牵头,积极发展肉驴养殖业,规划发展养殖肉驴5万头,目前引进养殖肉驴2000头;利用湖羊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适宜圈养等特点,引进湖羊1000余只;积极培育壮大食用菌、中药材、旱地蔬菜等特色产业,全年种植食用菌62万棒,其中平菇32万棒、香菇30万棒;新发展柴胡、远志等中药材3360亩,涉及全县15个合作社、310户退耕农户;高家沟乡、陈家湾乡新建旱地西红柿、南瓜等露地特色蔬菜基地1050亩。
出台了《柳林县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活动实施方案》《柳林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7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着力推进“四大工程”,去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10.9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7公里,推动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和管网延伸,新建、改建了一批集中联片供水工程;注重推动农村学校、公厕卫生改造,完成农村改厕4000座;启动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2017年完成1611户5071人的治理搬迁工作;完成地质灾害治理搬迁150户;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2641户。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县15个乡镇257个村全部纳入乡村清洁工程范围。成立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中心15个、村环卫站257个,共配备清扫人员1150人、监督员325人、站长257人,配置垃圾桶530个、果皮箱300余个、垃圾池419个、平车197辆、填埋点257个;2017年新申报创建省级示范1个,截至目前全县共申报建设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市级4个、县级1个。中垣村、前冯家沟村、后大成村、三交村、军渡村已完成了宜居示范村建设规划并通过了评审,贺家坡村的规划正在编制中。
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总投资350亿元的铝工业园区规划入园项目16个。目前,已建成并投运项目3个,形成130万吨氧化铝、5万吨煤矸石提取氧化铝工业化试验项目和年入洗原煤960万吨洗煤生产线;总投资200亿元的高红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入园项目9个,其中宏光煤矸石发电等4个项目均已投产达效;拟在李家湾光电子产业园区建立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凌志、汇丰等农业园区蓬勃发展。重点项目建设,2017年全县17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复工16个,开复工率达到94.1%。307国道改线全面开工,森泽氧化铝(三期)项目竣工;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施工设计全面展开;城东小学建设、旧煤炭局片区改造全面启动;孝柳铁路王家会集运站接轨工程顺利开工;中南铁路孟门战略装车点建成,已通过太原铁路局验收;中南铁路留誉荣欣专线各项前期手续均已办结,具备了开工条件。
转型招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营造全民招商、全社会招商的工作氛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5个招商点,选聘了10名柳林籍在外人员担任“招商专员”。同时,县国资中心、中小企业局、接待办等5个部门加挂招商局牌子,并对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引资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严格考核。8月13日,在太原召开了柳林县招商引资恳谈会,成功签约总投资72亿元的14个项目,涵盖了科技、文化、新能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其中,智慧柳林项目已完成了建设范围的初步规划,目前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已出台,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风力发电项目资金已到位100万元,正在办理土地、环评、选址等前期手续;其他11个签约项目目前稳步推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山西公司与首钢福山能源集团合作在我县建设乏风氧化发电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1.3亿元。10月13日,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成功签约,这是在更高平台上促进县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举措。12月20日,又与韩国爱德林研究院成功签约煤矸石制煤气项目,并注册成立了柳林县爱德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标志着柳林经济转型又迈上新台阶。
投融资体制改革先行先试,面对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柳林勇于尝试PPP模式,加快基础民生项目建设。目前共确定PPP项目14个,总投资达62亿元,特别是通过BOT、PPP模式先后上马了307国道城区段改线项目、新医院建设项目、城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等。抢抓国家支持地方企业发行债券的政策机遇,积极推动城**司发行企业债券,成立了专门的发债协调领导组,成功打造了我市第一个AA平台,并申报发行首期25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券。目前已完成资产打包、股权调整以及募投项目可研报告等工作,待评估、评级、审计及司法确认完成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有望在全省率先趟出一条利用企业资产投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新路子。(白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