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粱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高梁又名蜀黍,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种植经验,长期以来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从它的植物特性来讲,因其具有耐涝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等种植特征,在我国种植范围极为广泛,以东北各地居多,为各地区的农民朋友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本文以辽宁市法库县的高梁的种植培育为研究对象,在高梁成长过程中,高梁品种的选择、种植培育技术的操作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当地高梁是否能够符合预期的高产、稳产目标。

一 高梁品种、种子的筛选与处理
在高梁的种植过程中,种植品种的筛选环节是保证高梁稳产的关键因素。可是就目前而言,许多种植人员在种植时缺乏对于筛选环节的仔细研究,最终导致产量较低,与预计情况相差甚远。
因此在选择品种方面,主要选择抗逆性佳、播种出苗率高的晚熟品种,保留个大饱满、品相良好的种子,筛掉瘪小、霉变、病变的高梁种子,种子的优劣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产量。除了种子,种植的程度也需要科学精细的安排,例如在种植前,可以将高梁种子浸泡催芽以及消菌拌种,这种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植物在以后的成长中免受病虫害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把已经挑选过的高梁种子放置于55℃的水中浸泡,放置几分钟后将其挪放到太阳底下晾晒,并用500倍强氯精进行消毒,浸泡三个小时之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控干、催芽,这样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种植质量山。
二 播种条件与合理追肥
由于地区气候特征与土壤条件的差异,高梁的栽培制度有所不同,高梁栽培区也不尽相同。辽宁省法库县属于春播晚熟区,该区域由于热量条件好,熟制一年一熟,适宜播种中晚品种,播种时及时整地,施以堆肥,保证土地养分充足,之后按照间距50厘米挖开5厘米左右植沟进行种植,种植密度保持在每亩5000~6000株,每千克高梁种子需要肥料:氮肥0.026千克、磷肥0.0136千克、钾肥0.0306千克,施肥比例为1:0.52:1.37。植株成活后进行追肥,施用完全化腐熟的农家肥以及少量尿毒,在高梁孕穗期,每亩需要追肥13千克尿素与1000千克农家肥,保证植株在生长期间的有足够的养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追肥过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浇水灌溉,以防止肥料烧死高梁幼苗。

三 田间日常管理措施
1. 加强苗株管理
做好高梁苗株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健康生长、苗株长势整齐,保障作物产量。具体的苗株管理方法为:在种子播种后20~25天的生长期间内,苗株生长至1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与除草;拔草可以保证高梁苗株的营养吸收。保持适当的苗株密度,保留健壮苗、拔出病弱苗,提高苗株整齐程度。苗株生长至25~30厘米,进行第二次间苗,对缺苗缺窝现象进行移苗补栽,将多余需要拔掉的健壮苗补到缺损处。最终苗株间距以10厘米左右为**。间苗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整体植株的养分及水源充足,使大部分幼苗能够健壮成长。

2. 中耕除草
作为田间日常管理又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即可以减少杂草丛生,防止争夺高梁幼苗土壤养分,又可以帮助幼苗疏松土质条件、增加土壤透气性,从而促进高梁植株根系良好发育,对于高梁产量而言有明显的提高作用。间苗时进行一次除草,半月后再进行一次,在采用化学除草时,除草剂的选择上可使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50%扑灭津可湿性粉以及72%异丙甲草胺乳油等化学试剂进行喷洒,已达到预期除草目的。

3. 合理施肥
施肥必须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规律等条件下合理施肥,施肥的程序也要按基肥、种肥、追肥各个步骤有序展开,另外把握每种施肥的先决因素,不可盲目施肥。例如,土地肥力充足时,幼苗期间不可追肥;出穗时则要适当追肥,因为此时高梁需要吸取的养分很多;抽穗前追肥则能防止早衰等。
四 病虫害防治
总体而言,高梁作物的虫害种类有很多,如蚜虫、芒蝇、土蚕等;同样,病害依然有很多,如炭疽、黑穗等农作物病害。众多病虫害中以蚜虫和黑穗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1. 黑穗病防治疗
其发病主要位于高梁穗,使穗上形成一个大包,破裂后其中为黑色粉末状物质。在防治上首先可以选用具有抗病基因的良种,其次实行超过三年的轮作,减少土地病菌含量,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在大包破裂前销毁。另外,还可以对高梁种子进行药物处理,提高抗病性,增加产量。此方式最为有效,也最为简便。

2. 蚜虫防治
高梁蚜虫分有翅和无翅两种,通过颜色和翅膀进行分辨。蚜虫的危害主要为吸取农作物营养。主要表现为由下到上破坏叶片,产生分泌物于茎叶上,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降低产量。治理方式主要为剪除存有蚜虫的叶片,然后销毁;也可以将乐果乳油混以同等量水泼洒至高梁整株上,杀灭病虫。

五 结语
近年以来,辽宁省法库县高梁种植越来越规范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量的科学技术应用到高梁种植当中,农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为了今后取得更大丰收,需要对种子的选取、中耕、施肥等技术要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加强对害虫的防治,为粮食增产增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