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皖北大地,一派红红火火的风景,火红的簇生小辣椒、火红的连片高粱,成为耀眼的秋日风景。在谯城区双沟镇柴楼村、三官村、周大村、贾集等村,农民种植的高粱即将成熟。沉甸甸的高粱压弯了秸秆,等待着农民收割,奔上回家之路。

2022年是方向家庭农场种植高粱的第二年。农场流转土地近千亩,依据市场行情,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低投入、高产出的种植项目,培育新的增收项目。在2021年成功种植了“红高粱”“朝天椒”“优质红薯”的基础上,2022年继续扩大“小杂粮”种植规模。2022年农场种植小辣椒300多亩,种植红高粱200多亩,小辣椒亩产在15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7000多元。“在夏收结束后,农场及时抗旱种植了高粱,由于后期日照充足、雨水适宜、管理科学,高粱都达到了棵棵籽粒饱满,长势喜人,再过半个月,红高粱就能收割了,农场给酒厂已经签订好销售合同,高粱烘干脱皮后亩产在300公斤左右,能收入4000元左右, 又是一个丰收年。”刘芷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双沟镇作为皖北有10多万人口、18万亩耕地的农业大镇,在年初,镇党委政府就谋划乡村振兴产业布局,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发展“小杂粮”等特色产业,采取订单式销售,使“小杂粮”种植区域化、规模化,按照“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大户支撑、家家种植”的模式,逐步把“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鼓足了农民“钱袋子”。

内容来源:谯城发布

投稿邮箱:sxlmmsc@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