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又来了,秋风吹着落叶,满山遍野的庄稼成熟了,粮食的香味,牛马从高粱地边的公路走过,头总是歪向高粱地,拉都拉不住,放猪和赶羊要绕着庄稼,不然看不住,一溜烟的钻进茫茫田野中,有一天会被狼吃了,大集体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断粮了,怎么办呢?
生产队有一台老碾,不停的工作,到了应季的粮食成熟,就上碾子,新粮食的清香,飘出了磨房。这天碾压的是谷子,金黄色谷子只是压破了皮,我们叫谷破子,回家后放锅里煮时,用笊篱捞去糠皮,糠皮和野菜做成糠馍馍,也很好吃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傍晚,太阳落山了,家家户户的烟囱没有飘出炊烟,大家等待什么呢?
那年春旱,春天大部分土地,都是挑水种地,大旱不过农历的五月十三,那年就是五月十三下了一场透雨,农民不能违背自然,靠天吃饭,靠地要粮,是千百年来的习俗,那个特殊年代,战天斗地夺高产,开地毁荒,破坏了生态环境,风沙肆虐,春旱严重,春天的沙尘暴,让人睁不开眼睛,用现在的话叫雾霾,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风调雨顺,农民才能有个好收成。
妈妈在生产队劳累了一天,排队去队里领粮食,我们六个孩子就像屋檐下的小燕子,等待着妈妈带回来食物,孩子们眼巴眼望等妈妈回来给我们做饭,我和哥哥,抱了柴火,洗好了锅,就等着米下锅呢?
我和哥哥从井里抬回了水,大的孩子看着小妹妹,六个孩子,像一个小小的幼儿班,炕上的破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炕席扫干净,破玩具摆在窗台上,点点亮了煤油灯,屋里没什么值钱物品,也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家里没有粮食,只等妈妈收工后带粮食归来。
妈妈背着小米,还带着米香味,从口袋舀出两碗,又往锅里扔了几个小土豆,放了一把盐,一锅小米粥就煮好了,先给两个小妹妹,盛一碗晾凉,小妹妹看到了饭,用手指蘸一下,然后吸吮着,滴到桌面米汤,用舌头舔舔,养子非常可爱,两只小手,高兴得拍着桌子。饭对孩子们有多大的魅力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集体时代,农民自己生产粮食,都上交国家,价格统一,农民按人口分得毛粮,按一天一斤的量,那时候家家都没有油水,怎么也吃不饱,越吃越能吃,房前屋后种瓜得瓜种豆,都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了,谁多种了,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上纲上线,挨批挨斗。
说起来谁也不相信,种粮食的农民看着粮食堆如山,可又对粮食又那么渴望,人人都盼望着能多分一点,孩子就能多吃点,少挨饿,大人饿能挺着,小孩子和孕妇吃不饱哪能扛得住,家家户户都为吃的发愁,那么粮食到哪里去了呢?
那时候交公粮,扬鞭催马运粮忙,歌曲乐器是那么的动听,谁又知道农民的辛苦呢?打下的粮食都大车小辆送到粮库,生产队有工作组在催粮,剩下一小部分留做种子和口粮。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大地,地在苏醒,没有运动,一心一意种地,人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哪个朝代的农民,也不如今天的农民,种地不交税,补贴大大的,人们的幸福指数嗷嗷高,从来不用担心吃不饱,胖子都在减肥,村村都成了大美乡村。
生产队有一台老碾,不停的工作,到了应季的粮食成熟,就上碾子,新粮食的清香,飘出了磨房。这天碾压的是谷子,金黄色谷子只是压破了皮,我们叫谷破子,回家后放锅里煮时,用笊篱捞去糠皮,糠皮和野菜做成糠馍馍,也很好吃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傍晚,太阳落山了,家家户户的烟囱没有飘出炊烟,大家等待什么呢?
那年春旱,春天大部分土地,都是挑水种地,大旱不过农历的五月十三,那年就是五月十三下了一场透雨,农民不能违背自然,靠天吃饭,靠地要粮,是千百年来的习俗,那个特殊年代,战天斗地夺高产,开地毁荒,破坏了生态环境,风沙肆虐,春旱严重,春天的沙尘暴,让人睁不开眼睛,用现在的话叫雾霾,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风调雨顺,农民才能有个好收成。
妈妈在生产队劳累了一天,排队去队里领粮食,我们六个孩子就像屋檐下的小燕子,等待着妈妈带回来食物,孩子们眼巴眼望等妈妈回来给我们做饭,我和哥哥,抱了柴火,洗好了锅,就等着米下锅呢?
我和哥哥从井里抬回了水,大的孩子看着小妹妹,六个孩子,像一个小小的幼儿班,炕上的破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炕席扫干净,破玩具摆在窗台上,点点亮了煤油灯,屋里没什么值钱物品,也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家里没有粮食,只等妈妈收工后带粮食归来。
妈妈背着小米,还带着米香味,从口袋舀出两碗,又往锅里扔了几个小土豆,放了一把盐,一锅小米粥就煮好了,先给两个小妹妹,盛一碗晾凉,小妹妹看到了饭,用手指蘸一下,然后吸吮着,滴到桌面米汤,用舌头舔舔,养子非常可爱,两只小手,高兴得拍着桌子。饭对孩子们有多大的魅力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集体时代,农民自己生产粮食,都上交国家,价格统一,农民按人口分得毛粮,按一天一斤的量,那时候家家都没有油水,怎么也吃不饱,越吃越能吃,房前屋后种瓜得瓜种豆,都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了,谁多种了,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上纲上线,挨批挨斗。
说起来谁也不相信,种粮食的农民看着粮食堆如山,可又对粮食又那么渴望,人人都盼望着能多分一点,孩子就能多吃点,少挨饿,大人饿能挺着,小孩子和孕妇吃不饱哪能扛得住,家家户户都为吃的发愁,那么粮食到哪里去了呢?
那时候交公粮,扬鞭催马运粮忙,歌曲乐器是那么的动听,谁又知道农民的辛苦呢?打下的粮食都大车小辆送到粮库,生产队有工作组在催粮,剩下一小部分留做种子和口粮。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大地,地在苏醒,没有运动,一心一意种地,人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哪个朝代的农民,也不如今天的农民,种地不交税,补贴大大的,人们的幸福指数嗷嗷高,从来不用担心吃不饱,胖子都在减肥,村村都成了大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