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两件藏品——红军临时借谷证。它的故事你了解吗?请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红军临时借谷证 干谷壹百斤(张闻天版)


文物描述:红军临时借谷证壹百斤、伍百斤规格为153毫米x93毫米,1933年印发。红军临时借谷证使用的是苏区常用的毛边纸,双色单面印刷,票面设计为竖式框图结构,整个票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是一个长方形方框,两边各有一个实圆,圆内留有一个五角星,两圆图之间是扇形冠名,从右至左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八个字,下横排从右到左印“红军临时借谷证”几个字,两边各饰三个实五角星,框下方盖红色木刻印章,具体数量有“干谷五拾斤”“干谷壹佰斤”“干谷五佰斤”“干谷壹仟斤”等四种面额,中间是使用说明和落款,说明共有三条,下部有一红色方框,框内竖书“此借谷证已在XX县XX区XXX借得谷子由领谷机关在此处盖章(印)为证”。





文物故事


红军军用粮票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种,叫红军临时借谷证,其全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1933年9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为解决红军作战部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发出了第13号通令,其中第五条规定:“红军流动部队,因时间关系所过地方仓库存谷不够供给,因临时不及向支库领取发谷凭单时得用临时借谷方法。”中央苏区印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借谷证面额有50斤、100斤、500斤和1000斤四种,红军临时借谷证分为***版即落款为主席***和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林伯渠的红军临时借谷证,另一种落款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和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即所谓“张闻天版”。无论是“***版”,还是“张闻天版”,红军借谷证票面说明都是第一条为使用对象:此借谷证专发给红军流动部队,作为临时紧急行动中沿途取得粮食供给之用。第二条为借谷对象:红军持此借谷证者,得向政府仓库、红军仓库、粮食调剂局、粮食合作社、备荒仓及群众取谷子,借到后,即将此证盖印,交借出谷子的人领去。此两条内容都一样,唯独第三条稍有区别。“***版”规定:凡借出谷子的人,持此借谷证得向当地政府仓库或分支库领还谷子或扣价还款,但证上注明在甲县借者不得持证向乙县领取。“张闻天版”规定:凡借出谷子的人,持此借谷证,得向当时政府领还谷子,或作缴纳土地税之用,但在仓库领谷时,证上注明在甲县借谷者不得向乙县领取。“***版”与“张闻天版”的区别就在于还谷方式,“***版”领还谷子或扣价还款,“张闻天版”将其改为领还谷子或作缴纳土地税。借谷还谷,但把“或扣价还款”改为“或作缴纳土地税之用”,虽然是几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红军临时借谷证 干谷壹百斤(***版)


红军临时借谷证有大小版之分,大版规格为153毫米x93毫米,小版规格为142毫米x88毫米,不少是上宽下窄的,还有的甚至线条参差不齐,票幅最大的大到206毫米x125毫米,小的小到166毫米x105毫米,长与宽相差大约40毫米。

红军临时借谷证是从1933年9月开始发行使用的,从“***版”红军临时借谷证盖的圆形公章,也可以看出,只有在1933年底二苏大召开前,才称临时中央政府。二苏大以后,就去掉了“临时”两个字,直接称呼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文物感想


“红军临时借谷证”,是红军部队向群众出具的非常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物,它代表着中国***从始至终对群众言出必行、有诺必践、有借必还的至诚品质,它代表着中国***和群众鱼水相依、军民血肉相连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