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稻穗期稻飞虱、蚜虫大量发生,其排泄物上滋生黑粉菌易发生煤污病,对稻谷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加强管理,提高稻株抗逆能力,适期用药防治稻飞虱、蚜虫,结合穗期病虫综合防治施药防止穗期杂菌寄生,能较好地控制煤污病,提高谷粒产量和商品性。

水清农场十群连云港种田大户龙11月20日发微信:请问这是什么病?

稻粒里的米也面了。是稻曲病吗?

网友特困户: 不是。这才是稻曲病。

网友故土守望者:好像是前期纹枯病严重,后期缺水造成的。

水清:稻子种在哪个县?是粳稻还是籼稻?籼稻易发生稻粒黑粉病,粳稻一般不发生这种病。

龙:是粳稻,田在灌云。相邻田块人家稻子上没有这种情况,就我的稻子是这样。

水清:如果有可能,把稻粒碾碎了看看,里面的米粒是不是也变成黑粉样了。

龙:好的。我现在就去弄。

水清:受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严重危害的稻粒,米粒内常充满黑粉样物。从图片看,米粒仍然是白的。稻叶和颖壳上的黑粉,应是在稻叶、稻粒枯死后,受弱寄生性黑粉菌腐生,然后产生黑粉的。稻粒早枯,颖壳及米皮被杂菌侵染后,种子失去活力,经雨湿吸胀和干燥收缩反复交替,米粒内胚乳细胞结构被破坏,淀粉排列紊乱,变成粉样。腐生菌侵入米粒,菌丝分泌的酶类物质对米粒细胞结构等造成破坏,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从图片看,部分稻株上黑粉多的地方有很多飞虱之类的昆虫蜕的皮。飞虱、蚜虫等大量发生,排泄物上容易滋生黑粉菌等杂菌,发生煤污病,出现类似的症状。水稻有较重的包颈现象。水稻抽穗困难,也容易受弱寄生杂菌侵染,引起类似症状。水稻季唑类杀菌剂用量大吗?按理,如果使用唑类杀菌剂,对煤污病等也有兼治作用的。抽穗期前后用过爱苗苯甲·丙环唑吗?

龙:用过唑类杀菌剂的。

水清:田间发病重不重?普遍都这样,还是局部地段特别是水稻早枯的低洼地段发生较重?

龙:低洼地段重,这种稻子多呢!

水清:从图片看,田间发病地段水稻成穗数少,早枯穗较多;地面有漂浮物残渣,应是这些地段较低洼,长期积水,田土较沤烂,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地上部生长受阻,分蘖少,易早枯。今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有三次较强降温和低温天气经过,脱水早和根系不良的水稻因生理性缺水叶片、枝梗甚至整株早枯现象发生普遍,水稻千粒重、产量、出米率不同程度下降。田间包颈穗较多,可能是抽穗之前防治稻曲病等病害时不当使用唑类杀菌剂等引起的。田间部分稻株上稻飞虱或蚜虫多(今年响水等淮北地区部分田块穗期稻飞虱发生较重),其分泌物滋生黑粉菌引起煤污病。这些害虫较畏光,但在水稻后期因取食需要主要集中于青绿的稻株上部,抽穗不畅的稻株其闭合不紧的剑叶鞘正好为其提供隐蔽场所,所以发生更重。黑粉菌在这些部位增殖后,进一步在穗部和早枯的稻叶等部位蔓延,最终出现稻穗、稻叶上有大量黑粉的现象。

水稻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让稻株健壮生长,避免早枯;抽穗前注意安全施药防止包颈;及时防治稻飞虱和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利于减轻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通常在抽穗期前后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用烯啶虫胺及其与吡蚜酮等药的混配剂,即可有效防治稻飞虱、蚜虫。结合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等,使用爱苗苯甲·丙环唑、嘧菌酯等,有利于减轻水稻穗期杂菌侵染和危害,改善谷色,提高稻谷商品性。

-END-

早稻当成晚稻种了,损失可能达七八十万元,咋办?

资料图片

“种子经销商把早稻种当晚稻种卖给我们,导致减产,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近日,宿松县千岭乡农民老石告诉记者。

老石通过微信给记者传来该稻种的外包装袋,上面写着该品种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建议3月25日-4月5日播种。

老石说,他们那里种植双季水稻,今年7月,在快要播种晚稻时,有经销商来推销这一品种,说亩产可以达到1000斤,最早一批种子送来是7月7日,晚的送来时已经是7月中下旬。该品种一亩地需要4斤种子,每斤20元。 “由于时间匆忙,大家谁也没注意到外包装上的说明,匆匆就把种子下了地。 ”据老石初步统计,总共有近20户农民种植了这一品种,面积八九百亩。

可是到了收获季节,大家凭经验觉得减产严重,就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经过农业主管部门的测产,亩产只有400多斤,与经销商当初所说的亩产1000斤差距太大,农户损失可能达七八十万元。让他们不满的是,测产之后,经销商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说法。现在,水稻已经到了收割季节,可是大家都不敢割,担心割后没了证据,可是不割又怕烂了,农户们进退两难。

记者随后联系到种子经销商叶某,他认为,该种子可以作为晚稻种使用,外地曾有收割完烟叶以后再种植的,亩产也不低。问题在于,他曾经向购买种子农户承诺,种植该种亩产不低于村民自留稻种的产量。农业部门现在已进行测产,选了3个测产点,一个点亩产达1000斤,其余两个点都是400多斤,平均亩产600斤左右,他愿意补偿该产量与村民往年自留稻种产量的差距部分。其中有两户已经和他达成一致,剩余这部分农户,他也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处理。

农户认为,经销商把早稻种当做晚稻种卖给他们,导致减产,经销商认为种子没问题,只是因为产量与他承诺的有差距。参与调解此事的千岭乡干部石某认为,农户和种子经销商对减产都应负一定责任,种子经销商作为业内人士,应该比较专业,不应该把早稻种当做晚稻种卖给农户,这是经销商的错。但种子外包装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早稻种,农户应该心里有数,也不应该轻易相信经销商的宣传。至于责任的比例,就不好界定了,如果双方协商不好,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记者将该干部的意见反馈给老石,老石并不否认自己也有一定责任,但他认为经销商应该负主要责任,农户负次要责任,他希望经销商和有关部门能尽快处理好此事,他们也好尽快收割,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